浙江萬家惠吳志成:零售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變
3月13日,由聯商網主辦的2023中國超市周在河南許昌許都大劇院隆重啟幕。本次大會以“美好之路”為主題,共設主論壇以及九大分論壇,為期5天,匯聚了千家超市企業、數千從業人士,是聯商網面向中國超市行業舉辦的規模最大、專業度最高的活動。
作為本次超市周活動的分論壇之一,《中國超市店長交流論壇》于3月16日拉開帷幕。會上,浙江萬家惠CEO吳志成進行了《從“體系”談門店管理與經營》的主題分享。
浙江萬家惠CEO吳志成
萬家惠來自于浙江,主要分布在浙江的溫州、麗水地區,主要是有三個業態,一個是超市,一個是綜合型的購物中心,還有一個是商貿流通。據悉,浙江萬家惠主打縣域市場,生鮮占比超過60%,目前共有7家門店,去年的銷售額約7億左右。
過去三年,所有的零售企業都過得比較艱難。但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浙江萬家惠三年的整體的業績卻逆勢增長,以生鮮為例,2020年對比2019年增長比例是26%,2021年同比增長比例為10%,2022年同比增長比例是16%。
在吳志成看來,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在組織體系以及經營模式做了一些變革。
組織架構扁平化 小總部大門店
原本,浙江萬家惠的門店組織架構是由“店長、處長、客展到員工”的四級架構,變革之后,轉變為了店長、客長、員工的三層架構。
“扁平化的一個好處就是我們的溝通效率更高了。杜絕了以前存在的層層上報的現象。”不過吳志成也坦言,這也對店長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組織架構更加扁平化,浙江萬家惠也調整為模塊化經營。相比從前,如今的萬家惠更重視品類經營的專業度。
為什么會做模塊化調整?吳志成表示:“以前會存在生鮮處長能力很強,整個門店的生鮮經營水平就很強,但是當你生鮮處長的經營能力很弱,整個門店的生鮮經營就受影響的情況。而當我們模塊化經營之后,管理單位由部門制轉變以各品類為獨立管理單位。”
在組織架構變革方面,浙江萬家惠還鼓勵門店自主決策、自主經營,實現了小總部大門店的架構。
“在我們公司,比如說生鮮部,總部的生鮮可能就生鮮總監一個人,再配一個助理,可能企劃部總共就 2 個人,人資部也就 2 個人……我們認為資源還是要投入投放到門店,秉承的小總部大門店的管理架構。”吳志成表示,在這種架構下,總部的職能更多的是轉化為指導、幫助和檢查監督。
論壇現場,吳志成分享了浙江萬家惠其中一家門店的一個組織架構表。他透露,這家門店去年的年銷售額達到1.2億。
浙江萬家惠在梯隊人才培養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四方面:
1、每個崗位都有一個固定儲干的編制,儲干有年齡及學歷限制;
2、師徒制,新人由指定老師一帶一進行傳幫帶;
3、制定周期性的傳幫帶計劃,周期性地做考核評估;
4、實行輪值制,提升后備人才的綜合管理能力。
吳志成表示:“我們是從店長這個崗位開始輪值,一個門店可能會有3- 4個輪值,店長每個輪值的周期大概半年左右,目前來看效果相當明顯。另外,每個企業中都會存在不喜歡帶新人的情況,因為帶新人終歸還是比較累。我們師徒的傳承,將這個儀式感給它放大化。這樣的話,當徒弟有良好表現,師傅也會與有榮焉,展現出傳承的力量。”
而輪值制不僅可以有效打破“屁股決定腦袋”的本位主義思想,還能打破部門墻,讓不同部門的同事懂得換位思考,學會相互體諒。
生鮮經營模式的變革
在經營體系方面,浙江萬家惠的變革主要有兩部分。
首先是生鮮營采高度合一。過去,浙江萬家惠生鮮的營運跟采購是分開的,但時間一長,就會出現營運不了解市場信息,采購也一直脫離門店的情況。
吳志成舉了個例子:“今天營運下了100件的榴蓮,市場從30塊漲到了60塊,采購是采還是不采?今天營運沒有下榴蓮,但是市場已經從榴蓮從30塊掉到15塊了,采購要不要采?所以我們覺得說生鮮要想做好的話,是需要營采的高度合一。”
在實行生鮮營采合一之后,浙江萬家惠的品類營運負責人輪流協采,掌握第一手市場信息,市場掉價有優勢商品直接分配門店。同時,采購主采人員每月必須選擇門店駐店5天,與門店營運人員共同交流探討提升銷售。此外,采購人員每日要求須分享市場行情信息及走勢變化預測。
另一個經營提下變革的產物便是生鮮教練體系。據了解,“教練”們并不是來自獨立的部門,而是各個品類的負責人來兼任這一崗位。教練隊伍體系由“品類教練-分類教練-小類教練-單品教練”組成。
教練職責包括重點商品引導銷售、品類結構優化、銷售方式與技巧提升、專業技能培訓、陳列標準與營運流程優化。
結語
如吳志成所說,正是通過變革,浙江萬家惠在疫情時期實現了業績的逆勢上揚。變化一直是零售業的主旋律,無論是零售人還是零售企業,都是在變化當中不斷地獲得提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