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站到了萬億電商俱樂部門口
來源/36氪
撰文/王雨佳
快手2022年跑出了市場樂見的業績弧線:流量、營收增長,乃至跑步前進的盈利,讓快手2022年年報和2022Q4季報,都超過了市場預期。
當短視頻這個流量擔當也遇到了滲透率天花板,身為頭部平臺之一,快手的流量增速放緩也在市場意料之中。這時候,快手務必要用營收增長和賺錢、盈利能力來證明自己。
如今,快手2022收官,交上了國內業務盈利的答卷,2021年底開啟的降本增效亦速度不減,三費費率勻速負增長,和阿里、騰訊等巨頭步調一致。在花錢如此克制的前提下,快手營收增長依然有兩位數的15.8%。
在有絕對頭部平臺抖音的籠罩,視頻號加速追趕的市場里,快手在競爭夾縫里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剝繭抽絲細看財報數據,快手電商業務對商業化、直播兩大主要印鈔機的巨大拉動作用,顯而易見。
快手從娛樂秀場走向電商賣貨,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從本季度財報來看,電商依然是解讀快手業績增長引擎的鑰匙。
流量穩定擴張,但已經不是市場最關心的
2022Q4,快手流量繼續擴張,DAU和MAU分別為6.4億和3.66億,同比增長13.3%和10.7%,好于2022Q3,但是,環比增長僅0.8%和2.2%,流量增長天花板趨近。
快手用戶量走勢
快手用戶增長趨勢
從用戶粘性(DAU/MAU)來看,2022Q4回落到57%,不如抖音,但與其他直播平臺相比,仍然表現優異,也接近快手的階段性目標60%。
從全年情況來看,2022年的DAU和MAU分別為3.55億和6.12億,同比2021年同期,增長15.3%和12.5%。2022年用戶粘性58%比2021年的57%明顯提升,已經接近60%。
快手流量方面的亮點在于,新用戶增長放緩情況下,留住了用戶更多時間:日均用戶時長達到新高至134分鐘,吊打視頻號的40分鐘左右,距離抖音的超過140分鐘也已經十分接近。流量擴張速度(日活增速*日均用戶時長增速)為28%,超過了Q3的23%。
對此,快手財報中一方面提及了算法優化個性化策略進行精細化運營,另一方面,繼續強調內容供給的豐富,以及內容調性從下沉到向上:比如短劇行業的領先地位,以及在知識內容垂類推出的快手新知,2022年11月舉辦的周杰倫在線哥友會等等。
實際上,根據Questmobile數據,快手極速版流量仍然保持相對高的增速,主站流量增速不敵。但是,和其他極速版一樣,快手極速版用戶甚至更偏向下沉市場,留存之后的商業價值具有不確定性。
總體而言,市場對短視頻滲透率增速放緩已有確定預期,快手本季度流量表現,并未受到視頻號崛起的沖擊,用戶和達人們沒有拋棄快手。
新近披露的社會零售總額等數據,顯示出經濟復蘇面臨的壓力,從阿里、騰訊、美團等主流消費互聯網平臺公司的財報和電話會議口徑來看,“降本增效”作為行業主旋律沒有太大的改變。相應的,相對于增長,市場也更加關心效率和盈利。
去年Q4有世界杯和春節預熱期,快手流量穩健,三費費率還能保持下降趨勢。特別是關乎獲客和推廣費用的營銷費率,一直被市場緊緊盯住,Q4下降5個百分點到34.4%歷史新低,“燒錢換增長”儼然成為歷史。
快手流量增長情況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如今短視頻爭奪用戶,“蓄水養魚”的時代已經過去,視頻號都開始加速商業化了。快手大幅度降低營銷費用之后,最近一年的流量表現也相當穩健,快手營銷費率依然有繼續下降的空間。
降本增效跑步盈利,營收持續增長
營收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283億元,同比增長15.8%,達到3個季度以來的新高。
快手營收趨勢
從全年來看,2022年快手總收入942億元,超越彭博市場一致預期的931億;同比增長16.2%,也超越彭博市場預期的14.8%。
線上營銷服務(廣告)為第一大收入來源,該業務板塊全年收入達490億元。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和其他服務(含電商)對年收入的貢獻占比分別為52.1%、37.6%和10.3%;全年同比增長分別為15%、14%、31%。
讓市場小激動的是,在多年虧損之后,快手在宏觀經濟面臨巨大挑戰的2022年跑步沖刺盈利,讓人看到了賺錢的曙光。
2022年全年,快手國內業務在經營層面實現盈利,經營利潤1.92億元,此外,集團經調整后EBITDA也實現轉正,達18.1億。2021年同期,國內業務經營虧損為86.8億元。
實際上,從國內業務的經營利潤看,快手早就能賺錢了,2022年快手國內業務連續兩個季度都實現盈利,虧損全部都在海外。Q4季度經調整EBITDA轉正,只是盈利擴大的表現。向市場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這是快手財報將國內和海外業務分開披露的原因之一。
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2023年快手海外業務會更聚焦,在前期取得一定成果的巴西、東南亞市場堅持下來,但是不會再燒錢換增長,不會再做“無畏的犧牲”。2023年,海外市場更為務實之后,快手有望實現整體盈利。
從成本和費用方面看,有帶寬成本以及服務器設備折舊年限調整帶來的成本優化外,Q4季度減虧主要來自員工薪酬福利,和技術外包支出的減少。
另外,Q4季度整體收入分成成本占總營收比例,環比略有提升。收入分成包括快手平臺上達人在直播打賞的分成和廣告商單的分成。在這方面,快手很少省錢,畢竟達人一直是快手最重要的內容資源,沒有之一。
電商:業績賦能引擎
2022年全年,快手三個業務中,其他服務(含電商)增長31%,大幅跑贏營收增長,毫無疑問是營收大盤最大的拉動力。實際上,電商對快手業績的貢獻不止于此,是所有業務增長的賦能引擎。
具體來看Q4,快手線上營銷服務(廣告)收入、直播收入、其他收入分別為,150.94億元,100.34億元,31.6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4%,14%,34%。
營收占比53.4%的線上營銷服務,依然是快手核心業務和最大收入來源,2022Q4同比增長14%,創下近三個季度以來的增速新高,超越彭博市場一致預期的9.5%。快手廣告業務同比增長14%,業內來看,低于騰訊Q4的15%,而騰訊是開啟視頻號商業化才取得這樣的增長。
快手廣告業務趨勢
整個2022年,快手廣告增長主要是靠與電商相關的,快手生態內成交的內循環廣告拉動,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具體到2022Q4,據電話會議口徑、市場分析人士測算、以及36氪未來消費了解,快手商家、主播站內投放所產生的內循環廣告收入,約占廣告總收入40%以上。
快手CEO程一笑分析道,快手線上營銷業務的增長,與“平臺上電商商家貢獻的線上營銷服務收入持續健康增長”息息相關。
內循環廣告的增速與電商GMV的同比增速同頻,都在30%左右,跑贏整個線上營銷14%的增速,亦跑贏15.8%的營收大盤增速。
內循環廣告的強勢,也映照出外循環廣告,即快手生態外成交廣告的相對弱勢。2022Q4,疫情封控剛剛解除,商家預算有限,占據超長用戶使用時長的短視頻和直播應該是更佳的選擇。然而,在廣告營收中占比60%的外循環廣告只有個位數的同比增長。
對此,快手創始人兼 CEO 程一笑在業績會上將之歸因于外部環境:“考慮經濟復蘇節奏和廣告市場相對經濟恢復的偏滯后性,我們相信整體在線廣告市場在今年下半年會有較為明顯的反彈。”
2023年,經濟回暖復蘇趨勢下,互聯網品牌廣告市場也會隨之修復反彈,但是參考廣告主們對快手的態度,快手今年的外循環廣告業績將會承受較大壓力。
再看直播業務,快手Q4直播收入100億,絕對值創新高,同比增長13.7%,相比Q3季度增速略微放緩,但仍然是業內翹楚。Q4季度宏觀環境不佳,直播打賞作為精神消費,全行業普遍低迷,斗魚、虎牙業績表現都印證了這一點。
然而,快手直播有大量的打賞,是電商主播們的營銷、引流行為,電商業務是快手直播收入真正的增長引擎。
其他業務(主要是電商)Q4營收31.6億,同比增長33.7%,四季度直播電商GMV 3124億,同比增長30%,增速均創下3個季度以來新高。
快手電商take rate(傭金率)1%,變化不大,業務收入提升主要靠GMV增長拉動。Q4是傳統電商旺季。快手電商2022Q4的GMV相比傳統淡季Q3有40%的環比增長,還高于2021年同期36%的環比增長。
Q4封控放開,全國經歷感染高峰和部分地區的物流中斷,但是不少商家都在低價處理庫存,快手用戶普遍看重性價比,在折價貨品上有更強需求,加之快手扶持性價比“快品牌”。這被視為,2022全年快手完成9000億GMV目標的原因。
財報顯示,快手電商的月均動銷商家數量同比增速超50%,頭部商家月均店效實現雙位數的同比增長。116電商節期間,“快品牌”商家GMV同比增長超80%。
在過去一年宏觀經濟嚴峻形勢下,快手的電商屬性一再加強。在業績電話會上,快手CEO程一笑表示,快手電商正在大力加強供給端能力和商品力建設,搜索場景和商城,應該是快手電商2023年的發力點:“未來,我們也會強化搜索等泛貨架場景,做好用戶購物心智的承接�!笨焓蛛娚陶谝徊讲阶呦蛄闶鄣纳钏畢^,走向高處的果實。
直播電商大盤經歷了2020~2021年的三位數高速增長,2022年增速已經回落到兩位數。展望2023年,在9012億的高基數之下,快手電商GMV還能否保持增長,依然具有不確定性。
盈利的下一步
2022年全年,快手在大幅降本增效的同時,保住了流量,營收增長還在年底上演逆襲。從聚集人流的娛樂秀場,發展出9012億GMV的賣貨平臺,得益于電商業務,快手商業化價值、流量變現效率大幅度提升。然而,快手的估值始終處于相對低位。
快手證明自身價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業績持續的超預期增長,以及,在營銷費率持續降低的同時,生態保持穩定。從這個意義上,快手Q4季度及2022年的業績,可能成為扭轉市場偏見的開始。也讓市場對2023年快手的增長,有了相對更高的期待。
從市場格局來看,抖音和視頻號都是其母公司全村的希望,這兩個強勢對手不會憑空消失。2023年,視頻號的商業化加速,是快手估值的重要變數。
從增長引擎來看,電商已經是快手所有業務的引擎,而直播電商大盤的增速放緩,也讓市場對快手的長期成長性持觀望態度。
走向千億收入,萬億電商GMV的快手,自身的競爭壁壘,還需要進一步加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