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致癌or不致癌,這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場博弈
來源/36氪財經(jīng)
作者/謝紅婷 張歌
了不得了,飲料圈這兩天神仙打架。
起因是有神秘人透露,阿斯巴甜這種代糖,將在7月份被IARC判定為“可能致癌”,但ISA馬上跑出來說,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到底該聽誰的?有關阿斯巴甜的警告又動到了誰的利益?
要知道,“致癌”可是一顆重磅炸彈,炸誰誰倒霉,炸到元氣森林,元氣森林表示“這可和我沒關系,我們的氣泡水、燃茶、乳茶都用的是赤蘚糖醇”,農夫山泉、康師傅、統(tǒng)一也美美隱身,一般國內無糖飲料都用三氯蔗糖和赤蘚糖醇代替蔗糖。
這次炸到的,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個飲料巨頭,直到現(xiàn)在兩大品牌這幾款無糖飲料里都還有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到底致不致癌呢?
IARC的上級單位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其表示會在兩周后,也就是7月14日更新后續(xù)。
但一夜之間,事情已經(jīng)變味了,阿斯巴甜不再是問題的焦點,因為消息剛泄露出來,國際甜味劑協(xié)會ISA國際組織就坐不住了。
6月29日,ISA發(fā)布聲明,認為IARC不是什么權威的食品安全機構,它的判斷會誤導消費者。
而是需要等兩個星期之后,另一個機構JECFA(世界衛(wèi)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的研究結果,并且ISA協(xié)會秘書長弗蘭斯(Frances Hunt-Wood)表示,阿斯巴甜是歷史上被研究得最徹底的代糖之一,全球90多個食品安全機構都認證了它的安全性。
也就是說,只要不攝入過量的阿斯巴甜,問題不大。
這就奇怪了,涉及食品安全這么重要的問題,為什么業(yè)界還達不成一致呢?IARC說可能致癌,ISA說這消息不可信。到底該信誰的?他們是基于研究在發(fā)表意見,還是替別的什么人在說話呢?
先別急著站隊,我們先來看看 IARC是個什么機構。
IARC全稱國際癌癥研究機構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早在1965年就成立了,由一群由法國知名公眾人物倡議發(fā)起的組織,曾經(jīng)說服過戴高樂總統(tǒng)發(fā)起一個長期的抗癌項目,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一個跨政府部門。
這個機構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什么會導致人類患癌,所以它每年都要發(fā)布致癌名單,像阿斯巴甜這次讓“肥宅”們擔心受怕的情況,并不是頭一回。
它過往的致癌警告,常常是“語出驚人”。
玩手機、上夜班、食用紅肉(香腸、火腿、培根)、酒精等等,這些都曾被這家機構列入過致癌清單,簡直讓全世界人民“沒法活”了。
這次對阿斯巴甜的警告,似乎也像是往常那樣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精神,希望引爆公眾注意,然后推動進一步的研究。
順便一提,這個機構的錢主要是靠它27個成員國,包括美國、俄羅斯、法國、印度、伊朗、中國在內的會員,每年都要給它繳費,專門項目的資金也會依靠用戶捐款。
而站出來質疑IARC的ISA又是何方神圣?
全稱國際甜味劑組織,同樣是一家成立35年的老牌非營利機構,它站在甜味劑的供應商和用戶這邊,主要工作就是為低熱量,或者無熱量的甜味劑制定最佳立法,并協(xié)調其使用法規(guī)。
雖然是非營利機構,但支持這家機構運轉下去的錢還是得靠金主。ISA的官網(wǎng)上寫得非常清楚,每年的會員費捐款是它們主要的資金來源。
味之素、瑪氏箭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意大利食品聯(lián)盟,以及歐洲軟飲協(xié)會聯(lián)盟等,都是ISA的會員。
而這些公司們,都是阿斯巴甜的供應商或者消費大戶。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就懂了,IARC對阿斯巴甜的初步判定,顯然是動到了這些大公司們的蛋糕。
所以前腳消息爆出,可口可樂這些飲料巨頭們雖然沒做回應,但ISA已經(jīng)代表它們說話了。
現(xiàn)在看來,表面上研究機構的權威之爭,其實是癌癥研究機構日常擴充致癌物名單,飲料巨頭各自施展法術回擊的這么一件事。
仿佛健康問題之上,利益博弈才是當下最緊要的。
離WHO的公布還有兩星期,咱們等一個官方回復,也看看后續(xù)FDA和歐洲食品安全局會作何反應。
如果阿斯巴甜真的被判定為可能的致癌物,除了可口百事們,上下游的企業(yè)也多少會受到影響。
屏幕前的你可能依然好奇,含有阿斯巴甜的飲料到底還能不能喝?
我們研讀了諸多營養(yǎng)師和食品安全專家的文章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拋開劑量談毒性還是耍流氓。
在這個炎熱無比的夏天,只要你不是每天十幾二十幾瓶噸噸噸,那么肥宅快樂水就還是可以讓你感到快樂。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