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ToB副總裁離職,加入愛奇藝VR公司任CEO
來源/36氪
撰文/邱曉芬
36氪從多位內部人士處獲悉, 小米To B業務副總裁白鵬近期已離開小米,加入愛奇藝旗下VR公司“夢想綻放”,任CEO一職。該公司原CEO熊文已離開崗位。
伴隨著白鵬的空降入職,“夢想綻放”也出現一系列調整。前述人士稱,該公司接下來會將發展重心從To C端VR一體機調回To B。
對此,小米和夢想綻放方面對此暫無回復。
這一戰略方向的調整,也與白鵬此前的從業經驗不謀而合。
2015年加入小米后,白鵬最早負責小米視頻,此后一路升任為小米電視副總裁、小米互聯網四部總經理、小米互聯網商業部總經理。到了2021年,小米開展過短暫To B方向業務嘗試,白鵬被升任為小米集團To B業務副總裁,負責小米集團生態和定制終端業務。
具體而言,在ToB業務中,小米面向地產、酒店、公寓、養老、公寓這五個行業,輸出特別定制版本的小米手機、電視、音箱、平板等。
比如,小米曾和國內最大的老年公寓泰康達成前裝合作,小米在公寓中提供老年人版的小愛同學,用以提醒老年人定時吃藥、安裝可以與子女們聯系的小米電視配套產品等。
小米曾經對一方向寄予厚望。2021年中,在小米某次企業服務峰會上,白鵬提出了頗為激進的目標——當年小米To B業務目標將達到20億元規模。
盡管20億的目標相比小米手機、互聯網營收等核心業務并不是大數目,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業務部是在2021年5月份才開始運作,是小米內部一個時間不長的新部門。
彼時,白鵬表示,計劃在三年內做到百億元營收,兩年內定制終端出貨量百萬。不過,ToB的生意看起來美好,可以一次性打包賣出去更多的手機、IoT,但真正實踐時卻困難重重。
多位內部人士稱,由于ToB業務涉及定制化,要動刀底層軟件架構,背后涉及溝通過程相當繁瑣。而在沒有任何ToB基因的小米內部,這一盤子不大、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業務,很難真正得到充足的資源傾注。
尤其是在,如今小米整體轉向造車、業務戰線收縮的大背景下,到2022年底,To B這一業務線也被自然而然戰略放棄。
一位知情人士對36氪稱, 這一業務部門此前有40號員工左右,但在2022年年底,這一部門員工或裁撤或分散到其他部門。
既然無用武之地,白鵬的離開不算意外。只是,如今其新加入的愛奇藝“夢想綻放”,也是一家風雨飄搖的公司。
現金流焦灼,是這家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關。
作為手機的下一代終端設備,盡管蘋果已交出萬眾矚目的Vision Pro答卷,AR、VR這一行業卻并未如預期般火熱起來,國內相關企業依舊在產品落地、商業化探索、融資節奏上處于艱難境地。
2023年1月,愛奇藝“夢想綻放”宣布完成由青島經控集團和真知資本共同出資的4億元C輪融資。為了這輪融資,這家由愛奇藝內部孵化、運營的公司,還專門將總部從北京遷移至青島西海岸新區。
不過,有多位消息人士告訴36氪,這筆來自青島的融資并非一次性打款,而是階段性撥款,中間涉及一定的對賭條款。“(夢想綻放)沒有完成既定的銷量目標,因此沒有辦法拿到完整的融資款項,只拿到了幾千萬”。
而資金流陷入緊張,“夢想綻放”也在通過裁撤員工等方式收縮支出。
有知情人士告訴36氪,這家公司在C輪融資至今半年時間內,已經累計進行了兩次裁員,軟件部門為重災區。測算下來, 這家公司今年以來的裁撤比例超過了50%,目前,其僅剩不到百名員工。
由于人員動蕩,愛奇藝“夢想綻放”的研發今年以來趨于停滯。
36氪了解到,“夢想綻放”除了VR方向,還布局著許多與AR有關的光波導方向研發,這些方向近期已暫停。可以作為佐證的是,今年以來,愛奇藝"夢想綻放”VR平臺的內容上新速度也放緩了不少。
IDC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VR設備銷量為110萬臺,其中,愛奇藝“夢想綻放”的產品僅占國內總出貨量的7%左右。在VR領域,ToB的生意比ToC相對好做。
VR設備盡管在C端市場空間更大,但卻需要技術、內容、場景、設計齊抓共管,一家創業公司很難同時做好所有的事;而To B端的市場更小,但勝在場景和需求更明確,也能給創業公司回血。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在諸如汽車培訓、博物館、工業設計等場景,行業對VR設備存在一定的需求,也有嘗試的熱情。
只是,在C端市場尚未真正成熟的時間下,要活下來,VR To B的這個小市場擠滿對手,除了接下來的“夢想綻放”之外,還有HTC、大朋和Pico等。
有知情人士向36氪評價,白鵬最大的能力點在于銷售能力,但其并無VR行業的相關從業背景。履新之后,要在這一全新的領域,挽救這家風雨飄搖的公司,對他來說不是一項小挑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