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食品看似繁榮的背后,問題和危機仍須值得警醒
來源/筷玩思維
撰文/趙娜
當下是2023年下半年的中間節點,在鹵味這個大品類,鹵味上市企業們均已發布了上半年財報,以絕味食品(絕味鴨脖)和紫燕食品(紫燕百味雞)的財報數據來看,絕味食品上半年營收正向變動10.91%,紫燕食品營收同期增長6.48%,隨著門店數的持續增加,營收也是必然增長的,加上歸屬股東凈利為正,鹵味巨頭們對于未來也算是松了一口大氣。
在市場表現上,紫燕食品作為資本市場的后起之秀,近百億市值(92億)與絕味食品236億的頭部規模還有很大差距。在股價方面,絕味食品的股價從2021年開盤90元降到了如今的37元,紫燕食品也從此前30多元的開門紅跌到了23元左右,如果下半年經營不佳,紫燕食品可能會掉回十幾元的發行價。
兩相對比,看來一片營收大好的背后,可能也隱藏著不少的問題和危機。
在今年,絕味食品被上交所發文警示,披露經營及加盟方面的財務違規,這一消息使得絕味食品的股價從高位落水,哪怕上半年營收增長也未能挽回,對于紫燕食品,其家族式企業因素和經銷商弊端,一旦暴雷,鹵味巨頭就成“雙響炮”了。
01
從財報數據看“鹵味增長”
絕味食品上半年的營收增長在3億元左右,在財報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這三列,同比下降了1.76億元,這主要是因為減少了廣告投入、降低加盟商補貼、取消同期原股權激勵、購買結構性存款、利息增加。其中為數不多的增長項是研發費用,從1500萬增長到2000萬,再加上因原材料上漲帶來營業成本增加等。
在筷玩思維看來,可以說絕味食品的營收增長是一場設計過且不可再復制的險勝。
再來看紫燕食品,財務費用本期是負數,原因是短期借款和利息費用減少,大的變動還有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2.51%,廣告投入增加到了8794萬,但哪怕投入如此之大的廣告心力,營業收入也僅增長了6.48%。
絕味食品的銷售費用/廣告費用在2.6億-3.9億左右(本期超過了歸母凈利額,此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鹵味企業們的廣告不僅針對于C端顧客,還包括了加盟商招募和資本股票市場等。絕味鴨脖門店數1.4萬家,紫燕百味雞門店數0.65萬家,看起來絕味食品的廣告投入遙遙領先,也說明了鹵味巨頭們的發展焦慮。
再對比研發費用,紫燕食品和絕味食品的研發費用均是增長的(增長緩慢),絕味食品的研發費用為2000萬,紫燕食品的研發費用為400萬,參考體量因素,紫燕食品對于研發的投入遠遠低于絕味食品。
從財報也可見,兩家對于廣告投放的優先權高于研發,但是對于研發,我們不能單看費用投入,還得看企業重心和市場反應。
絕味食品的產品有鳳爪、小龍蝦、素菜、魷魚,但絕大多數還是鴨貨,聚焦于鴨的鹵味,絕味食品增加了非鴨貨類產品,一方面是鹵鴨貨品類競爭加劇和產品老化,另一方面在于擴展產品方向,但廣告和研發類似,并不是投入了費用就能帶來增長。
紫燕食品的產品極為多元化,產品有散裝、氣調鎖鮮、真空禮盒(與絕味食品類似),在類目上,由于佐餐的屬性,產品線包括雞、鴨、鵝、豬、牛、素,除了水產(少部分門店有售),絕味食品有的產品,紫燕食品幾乎都有,且絕味食品沒有的產品,紫燕食品也有。
雖然產品極為混雜,但是紫燕百味雞門店賣的既不是鹵味,也不是雞,而是夫妻肺片這道涼菜,從此前至今,夫妻肺片的收入都占集團收入的三成以上,多年來極為穩定。
廣告投入和研發持續投入,絕味還是賣鴨脖的絕味、紫燕還是賣夫妻肺片的紫燕。
02
紫燕百味雞其實是一家傳統涼菜檔口?
絕味食品從鹵鴨脖這一休閑食品起家,至今依然賣的是休閑鹵鴨貨。一路走來,絕味食品持續規范化、年輕化、資本化,早早就做成了超萬店品牌。
紫燕百味雞前身是賣燙皮鴨的,之后才改名為百味雞,也是后來才增加了夫妻肺片和百味雞等鹵味產品,到了近些年,為了提高消費面和消費頻率,改名紫燕百味雞后,菜單上幾乎增加了百來款產品,從鴨、雞、鵝到牛肉等,說是鹵味,其實就是一家涼菜檔口。
從1989年開業至今,紫燕百味雞一直沒改過佐餐的定位,所謂的佐餐,就是飯桌上的菜,它完全區別于休閑零食。其實對于肉食,當時大多數人的認知就是佐餐小菜,早前并沒有零食的思維。
在產品研發方面,紫燕百味雞近些年推出了樂山缽缽雞、爽口蹄花、手撕雞、酸湯肥牛等佐餐屬性更強的產品,不過研發上沒有什么新意,都是在傳統菜單上直取。不僅產品極為老套,品牌路徑上同樣如此。
從發展來看,品牌2014年之后才放開加盟,2016年資本進場,2022年IPO,直到上市之前,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其實對于紫燕百味雞這個品牌完全是陌生的,因為它的賽道很傳統,門店基本開在菜市場,此前也不怎么在社會面打廣告,積累的客群大多是中老年群體。
從相關渠道來看,紫燕百味雞的年輕化做得很糟糕,哪怕是一線城市,商家對于大眾點評等渠道的評價或者問答,無論好評差評,基本都是不回復的,哪怕在微博,官方號與粉絲進行互動的頻率也少得可憐,且小紅書、抖音、微博等渠道的評論更類似于刷出來的(抽獎等),不少顧客在評論區反映問題,但幾乎少有回復。
在抖音加盟號上,除了刷出來的評論,部分評論直接指出有加盟店開了不到半年就倒閉,或者對紫燕百味雞的模式、產品、價格等提出質疑,但官方也是冷處理。在直播渠道,遇到質疑的評論,主播會對之直接禁言(來源為網絡評論)。
對于紫燕百味雞,無論是產品還是品牌路線,我們都沒有看到一家新上市企業應有的市場活力。
03
與休閑分道揚鑣,
紫燕百味雞從佐餐向正餐轉型
在今天,絕味鴨脖、周黑鴨等店型越來越輕,門店入駐到了寫字樓、商場、地鐵站出入口、飛機鐵路商業區等,主打一個便利、便捷。紫燕百味雞屬于鹵味市場的另一種打法,從佐餐起家,目前正在做佐餐的深化、向正餐化轉型。
在過去,要吃紫燕百味雞,至少得家里做好了飯,主做的也幾乎都是群體餐飲的生意,紫燕百味雞賣的是菜,重油重鹽,主打下飯,可以說是餐桌上菜品的補充。
絕味鴨脖、周黑鴨們還是那個休閑鹵味,除了增加一些相關及其它產品、價格變貴一些之外,它們和過去變化不大,但紫燕百味雞則是做了正餐化改革,比如有單人套餐,搭配素菜、肉菜和米飯,可以實現單人消費,可以滿足寫字樓、居家群體的單人正餐消費。
產品上增加了米飯,在北方市場還有涼皮,產品方面也有絕味鴨脖、周黑鴨等的鹵鴨脖、鹵雞爪、甜辣鎖骨這類可休閑,也可佐餐的小吃,一方面,紫燕百味雞進入正餐,和快餐品牌們搶生意,另一方面又推出休閑鹵味產品,與絕味鴨脖們貼身競爭。
明顯可見,紫燕百味雞正在變得大而全、雜而亂,這其實也代表紫燕百味雞在戰略和品牌打法上的混亂以及無頭緒。
紫燕百味雞的復雜化增加了競爭面,不僅直面絕味鴨脖們,直接競爭對手還有廖記夫妻肺片、寥記棒棒雞、少黃成肺片、黃傘肺片、天府棒棒雞等,包括一些鹵味門店的產品也與絕味鴨脖、紫燕百味雞等相近。紫燕百味雞向休閑市場靠攏、向正餐轉型,大概也是產品競爭力下滑、品類飽和及大競爭失策的表現。
04
對于鹵味行業獨有的經銷商模式,
紫燕加盟商的枷鎖重于絕味鴨脖等
當然,復雜且多元的產品線不僅會影響收入,也給門店食品安全帶來了問題,紫燕食品財報風險寫明:“公司原材料占其主營業務成本80%以上,其中整雞、牛肉、雞爪、牛雜、豬蹄、豬耳等約占原材料采購總額的50%以上,因此上述主要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將影響發行人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再由于紫燕百味雞屬于菜品,需要門店進行非標操作,近些年,紫燕百味雞多次被工商、環保等部門罰款,一些門店還被責令停業整改,包括食材變質、顧客吃到活蛆等,但值得關注的是,總部并不對加盟商有直接管理權。
早在2016年,老板鐘懷軍和多位擁有股權的核心員工商談股權回購,作為置換條件,他們成了紫燕食品的經銷商,承接區域加盟店的管理權、收益權、擴展權。此后至今,紫燕百味雞成了令人詬病的家族式企業,控股的全是老婆、兒女、女婿等。
家族管理直營店,老板的心腹則管理加盟商,使得企業完全別于絕味鴨脖等企業,絕味鴨脖們沒有經銷商管理,加盟商直接受企業總部管控。
紫燕百味雞的加盟商要被經銷商拿走一些利潤,企業再拿走經銷商的利潤,相當于被套了兩層枷鎖(經銷模式下,公司建立了“公司——經銷商——終端加盟門店——消費者”的兩級銷售網絡;經銷商向公司買斷產品,獲得公司授權其在約定經營區域內經銷的特許產品,通過加盟門店實現終端銷售),而這些其實就是股權爭奪戰的代價,只不過需要加盟商來承擔。
在管理方面,公司對經銷商和加盟商不具有控制權,經銷商買斷產品,還負責加盟店的管理、銷售定價、培訓等,財務上,經銷商和加盟店自負盈虧,總部只是對門店經營方面進行簡單的指導和監督。
有評論指出,經銷商自負盈虧,又要給總部提交利潤,最終只能向加盟商進行剝削,部分加盟商怨聲載道,而總部則無權管理,隨著加盟商數量增長,不僅是食品安全,更是市場風險等,這些都會是隱藏的炸彈。
總部只想權力、省事和賺錢,置加盟商于不利的地位,于投資者而言,無論是家族式企業弊端還是經銷商買斷權弊端,甚至是研發價值低下等問題,關店率高企、食品問題頻發......一場屬于紫燕百味雞的危機或許正在醞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