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0多萬,不到3個月關門”,咖啡店正遭遇洗牌時刻
來源/咖門
撰文/伍月
“花幾十萬開店,只當了兩三個月的老板�!�
這一年,貴州二手餐飲設備商小胡見證了太多咖啡創業者,熱熱鬧鬧開店,悄無生息收場。
比如一家50平咖啡店,老板投入27萬創業,不到3個月就倒閉了,現在正轉手店里9成新的設備……
滾燙的咖啡賽道,上半年瘋狂開店,進入下半年,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波洗牌。
01
“每天6臺咖啡機入庫”
咖啡店,正在遭遇一波洗牌
9月1日之后,小胡更忙了。
“幾乎每天都在收貨”,他在貴州做二手餐飲設備,最近輾轉于不同的咖啡店,今天拆完這家,明天又開始拆另一家。
找小胡賣設備的,既有經營多年的老店主,也有開了三五個月的新手。小麥屬于后者,據小胡介紹,小麥的店有50平左右,總投入27萬,經營了不到3個月就倒閉了,“經營時間還沒有前期籌備裝修的時間長”。
甚至很多連鎖品牌的加盟店也撐不住了,在小胡收購的門店中,不乏大眾耳熟能詳的“大牌子”。
“品牌加盟店賣設備的越來越多,現在每天大概有6臺咖啡機入庫,辣媽、太子KT3、卡法二代、大正傳奇等咖啡機很常見,有的甚至連說明書和包裝還在。”
他用“卷”來形容今年的咖啡行業。
廣州的安迪哥也是回收二手餐飲設備的一員,小紅書上,“誠品餐飲設備”賬號記錄著他的回購日常。
這段時間,他更新的視頻明顯增多,內容中投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開店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最近,他收購了一家5個月虧損近130萬的咖啡店設備,據店老板說,最初是被品牌方開出的“不要加盟費、聯營”等條件吸引入局的。
有人轉讓設備,與之相對的,也有人購買設備。安迪哥盤點了一下店里辣媽牌的咖啡機,50臺現在剩下不到15臺。
這也應了那句話,人與人的悲歡各不相通。有人離場的同時,新人也在不斷入場。
02
開業一周,營業幾百塊
很多小店在這個秋天“瑟瑟發抖”
當小胡和安迪哥,風風火火輾轉于各種咖啡店時,有一批咖啡從業者,正在漸涼的秋風中“瑟瑟發抖”。
華東有家咖啡店的主理人,在視頻賬號上調侃自己是“主慘人”。
“國慶節戰績,目前營業額0�!�
“天氣轉涼,心也涼了,今天營業額0�!�
一條條經營日記訴說著開店的心酸,不少網友在視頻下留言,“哥,我想問你怎么堅持下來的,家里有礦嗎?”“如果我在你的城市一定去喝一杯”,甚至還有人忍不住勸,“真心建議直接關了吧……”
更多的則是來自同行的共情,“我比你好一點,起碼鋪子是自己的”“來了四單外賣,就再也沒有然后了”“我們天天一百多,睡不著啊”“開業一周,營業幾百塊”……
相比苦苦掙扎,蘇州“也問咖啡”主理人娜娜則選擇了直接離場。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告別通知,開了3年多的咖啡店正式關門。
“本來生意挺好,周末一天能賣5000元,做活動時達到1萬多元,但開業半年后受附近廣場施工及疫情影響,生意持續下滑,今年房租一到期,就直接撤店了�!�
同樣,我身邊也有不少人,感受到了咖啡市場的焦慮。
前幾天,一位加盟了連鎖咖啡品牌的朋友告訴我,進入第三季度后,店里的生意越來越差,日營業額只有幾百塊�!爸饕蜻是附近開咖啡店的人多了,一條街上本來只有兩家店,現在增加到了7家”。他現在一天比一天焦慮,正在考慮要不要關店。
03
入局者增多,價格戰激烈
是所有從業者都繞不開的現狀
上面幾個故事,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并非一個人或者一家店面臨的情況,而是很多咖啡從業者正在經歷,或者將要面對的現狀。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9月13日,近一年來,新開咖啡門店77083家,凈增長門店數42450家,從數字上看,近一年有近3.5萬家咖啡店從市場上“消失”。
不難理解,一面是頭部品牌突破萬店規模,跨界品牌陸續加入,咖啡店密度越來越大;另一面是價格內卷持續,擠壓市場份額。
獨立咖啡店、中小型連鎖品牌的日子,自然更加難過。
“9.9元的咖啡我們也能賣,賣一兩個月都沒問題。但是我們能賣3個月,能賣1年嗎?”,沒有資本背景的獨立咖啡館去拼低價,無異于以卵擊石。
還有一批小店,上半年都在觀望和咬牙堅持,進入下半年,很多人的流動資金支撐不了了,就只能被迫出局了。
“我是借錢創業,背著債務,本來期待堅持兩個月生意會好點,但是發現虧得更多了……”一位主理人無奈地告訴我。
而現實的另一面,咖啡的熱度仍在擴大,需求仍在增長。幾乎每一周,都有新的聯名、產品出現,不斷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咖啡”也一次又一次地成為全民話題的焦點。
誰都無法否認,咖啡依然是當下最受矚目的賽道之一,它充滿了變數,也仍有機會。
洗牌與爆發,總是在熱門賽道里相伴相生。
對很多咖啡店來說,時代的浪潮已經把他們推到了發展的“拐點”,到了需要下決策的時候。
04
眼下的實際問題:
2023最后一個季度,該怎么過?
對于想堅持的主理人來說,眼下最關鍵的問題是,2023最后一個季度怎么過?
我采訪了一些咖啡從業者。
一位在廣東開了5家店的咖啡主理人對我說,他們還是會在最基本的產品上作文章�!疤鞖庾儧�,喝拿鐵的人多了起來,最近我們重點推出了幾款拿鐵產品,比如山茶花拿鐵賣得就還不錯�!�
除了考慮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根據需求創新菜品,給用戶提供新鮮感,還有人在“鎖客”上下功夫,抓住四季度每一個營銷節點。
長沙的小玉經營著一家30平的小店,她最近一直在考慮怎么做周邊和主題活動,保持新鮮感,不斷給顧客制造復購機會。
“我們準備了女孩子喜歡的配飾、掛件、發夾等小物件,周末進店免費送,吸引了一些人,接下來的雙11、雙12、圣誕、元旦節點,也在提前想活動主題了,能抓住的盡量抓住。”小玉表示。
還有一些從業者,打算換換思路,繼續在咖啡賽道里找機會。比如上述提到的蘇州的娜娜,打算轉型開工作室,做咖啡培訓,賣機器設備。
“競爭越來越激烈,大環境沒法左右,只能盡量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維護好屬于自己的那一小波客群。”娜娜說,創業就要堅守長期主義。
咖啡發展的浪潮,已經把很多個體參與者推到了岔路口,是及時止損還是等風來?
可能每個人都會有深刻的體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