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了“冰紅茶味的牛肉桶面”,刮目相看康師傅
來源/全食在線
撰文/李青林
在商業世界里1+1可能大于2,
但也有可能是“真二”。
最近康師傅就整了個產品,把大家都搞沉默了。
起因是康師傅推出了一個新品。
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方便面。
不知道是康師傅換了新研發團隊,還是00后整頓了康師傅的實驗室,反正按照康師傅以往的創意,絕對是想不出這么炸裂的產品。
妥妥的將方便速食祖師爺與屌絲飲料強強聯合。
有人問這口味究竟是什么味?
據說嘗過的人都沉默了,但也有消費者反饋口味不錯,先甜后咸,甜中有咸。
而且在官方渠道中,6桶冰紅茶味紅燒牛肉面、6桶康師傅紅燒牛肉面、6桶康師傅冰紅茶的組合套餐售價99元。
消費者直呼666,據說銷量可觀,斷貨后又補了貨。
有人說康師傅是受了瑞幸和茅臺的刺激,也有人說這是給網癮少年最直白的禮物。
以往在網吧要一邊吃面一邊喝冰紅茶,現在好了可以一步到位。
還有網友建議這口味很適合廣東人。
但廣東人表示,還好不是紅燒牛肉面味的冰紅茶。
當然在康師傅看來,這可不是數著腳指頭想出來的天方夜譚,而是蘊藏了妥妥的營銷風。
那就是全部都是自產的創意營銷。
你看瑞幸和茅臺聯名還要看雙方臉色,但凡瑞幸門店數量少一點,都不會被茅臺看上。
但康師傅就不一樣了,不需要看外人的臉色,只要各產品部門一拍即合。
既節約了溝通成本,又提高了推新效率。
畢竟都是一個公司的誰也不會難為誰。
同時這種看上去奇葩式的組合也會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從消費者反饋來看,這款產品的確吸引了很大的流量。
這是品牌想要得到的,不管口碑好不好,短時間內大家都記住了三個詞。
康師傅、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康師傅冰紅茶。
單憑一款產品就能讓人想起一個品牌和它的兩大品類,縱觀食品飲料行業,沒有幾個能做到。
更有人同時買了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和康師傅冰紅茶,想體驗一把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到底啥味。
也有人說那我買瓶康師傅冰紅茶燒開后泡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可以嗎?
其實99元的套餐就給我們了答案。
有人說康師傅這樣做是在作死,很無聊。
其實從營銷角度來看,這步出其不意的棋子,更是老品牌創新的靈魂所在。
目前在一線品牌中,沒有哪個品牌像康師傅一樣有魄力,如果有的話。
那就是日清。
最近日清專為游戲玩家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產品。
例如大蒜黑胡椒炒面和姜汁咖喱飯。
聽上去平淡無奇,但真要是平淡無奇,也就不會和康師傅放一起了。
因為日清在這杯面中加入了咖啡因、煙酸、精氨酸。
這種打了“雞血”的配料影響力絕對不亞于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
如果說康師傅的新品還有老產品的情懷在里面,那么日清這款面絕對是妥妥的能量buff,吃了這碗面絕對讓你成為網吧最嗨的仔。
而這款產品的外包裝也充滿了電競風,如果不看字,壓根不會想到這居然是一碗面。
如果說康師傅的創意是新老元素的結合,那么日清的這輪操作絕對是定制場景下對定向人群的精準服務。
是針對電競愛好者和游戲玩家在長時間上網過程中出現的饑餓和困而量身定做的提升套餐。
就是不知道加班的人會選擇康師傅還是日清。
其實這兩款看上去話題不斷,且有些奇葩的產品,其實恰是反映了當下品牌所面臨的的困境。
那就是聯名的創意已經到了盡頭。
說聯名,基本上能玩的花樣都玩過了,說創新吧,如果為了吸睛而創新,那么后果一定是被罵,如果是為了創新而創新,那估計產品很雞肋。
所以康師傅的冰紅茶味紅燒牛肉面和日清加了咖啡因的方便面其實是一次另辟蹊徑的大膽嘗試。
是傳統品類尋找新出路的探索。
絕妙就在于,這些產品元素的背后其實本身就是消費者日常使用的產品,例如方便面、冰紅茶、咖啡、功能飲料。
所以在消費者潛意識里,這些元素是能夠被接受的,當這些常見的元素被重新組合后,消費者首先的感覺是新奇。
而新奇的后果就是可能會導致購買的動作,也就是成交。
至于成交后的體驗,那是千人千面,無論是好是壞,都是對品牌新的傳播。
最近凱度消費指數對過去三年里54個快速消費品品類里推出的新品進行了研究,發現在上市第一年內觸達到一百萬中國城市家庭的新品有13%,同時能夠在一年之后依然存活在市場上的新品有28%。
這意味著當下新品的存活率并不高,對品牌來說與其推出一個一年后可能被淘汰的產品,不如推一個一鳴驚人的產品。
可能二者的存活率都不高,但獲得的曝光度卻是不同的。
陌生人和熟悉的陌生人,誰更有吸引力呢?
目前來看,康師傅和日清推出的這兩款產品已經是成功的,口碑好壞各半,但消費者并沒有過多的吐槽產品好不好吃,反而研究起來這兩個品牌為什么要推出這樣的產品。
相比找一個大品牌跨界,這樣有新意的創新更顯得有成果。
對于品牌來說,這樣大膽的創新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底氣。
無論是康師傅還是日清,但凡是一個小品牌推出這樣的產品,一定不會被大家看好。
這就是品牌力的重要性。
除了品牌力,你還要有毒辣的眼光,能夠看到當今消費者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這考驗的就是品牌對市場和消費需求的洞察。
站在消費者的視角看市場,才是品牌創新成功的關鍵。
很顯然,這兩個品牌都做到了。
令人“哇塞”的產品背后,其實也蘊藏了品牌的小心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