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旗下三個品牌同時宣布關停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作者/柳佳惠
近日,花王旗下佳麗寶化妝品下屬品牌Frēshel(膚蕊)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品牌將于2023年12月底停產,當市面上庫存銷售完后,將不再進行產品供應。無獨有偶,同屬花王的美白品牌Blanchir superior馥蘭皙兒和美發品牌SALA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宣布品牌將于今年年底關停。
2006年,佳麗寶被花王集團收購,旗下品牌也隨著花王集團的戰略調整而被精簡。據業內報道,花王此前提出重組或出售約10個化妝品品牌,約占其化妝品類總數的三分之一,這其中有7個品牌屬于佳麗寶化妝品旗下。這或許意味著,以上三個品牌停產正是花王集團重組計劃中的一部分。
01
三品牌均未抓住中國市場
記者梳理發現,上述三個品牌均未能抓住中國這個關鍵市場。
相關資料顯示,Frēshel誕生于1992年,品牌定位為充分滋潤缺水肌膚的護膚品牌,產品的價格定位在50-198元不等,涵蓋卸妝霜、保濕乳液、面霜、BB霜等產品。早前,Frēshel以“喚醒肌膚,煥醒自我”為口號進軍海外市場,曾成為佳麗寶公司的全球重點品牌之一。在前幾年的日妝流行時期,該品牌曾一度成為代購和美妝博主的強推品牌。2015年Frēshel旗下產品登上了Cosme榜第一名,還曾在2016年與田馥甄進行品牌代言等相關合作。
在銷售渠道方面,其入駐了中國臺灣屈臣氏,并設有品牌官網。但品牌并未深入中國大陸市場,在線上線下均未布局,品牌用戶只能通過代購或者海淘渠道購買。未能進入中國市場,也使得品牌本身的影響力受限。
從產品線來看,Frēshel旗下產品主打保濕效果,隨著消費市場風向的不斷變化,單一的產品定位使其錯失市場。
美白品牌lanchir superio馥蘭皙兒1989年誕生于日本,2010年進入中國。為實現東方女性對于剔透水潤肌膚的向往,該品牌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紅色火棘果這一成分,并就此研制了火棘水,半年銷售100萬瓶。2013年,品牌因白斑事件口碑驟跌,勢力一落千丈,逐漸被市場淘汰。
而SALA是佳麗寶旗下主打護發、頭發造型和身體護理的品牌,受到少女群體喜愛,但在中國市場知名度較低。
02
聚焦主力品牌,花王優化投資組合
今年上半年,花王集團凈銷售額同比下降51.7%,凈收入同比下降55.4%,營收和凈利雙雙腰斬。就直觀的經營數據來看,花王集團自身發展正面臨著一定挑戰,“業務重組”已成為集團發展的關鍵詞。
事實上,從2021年年初起,花王集團便開始了深化改革,以“Kao Beauty Brands ”為化妝品事業的全新統稱。完成由以單一事業部(蘇菲娜、珂潤、佳麗寶等)為中心的品牌管理向以高端事業部、大眾事業部和區域事業部三大事業群為核心的品牌管理戰略轉變。在2025年的企業規劃中,花王將護膚品作為其中長期主要增長動力之一,并進一步推動該業務的投資和內部重組。今年8月,花王收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美黑和護膚品牌Bondi Sands邦迪金沙。
就佳麗寶下屬品牌來看,品牌矩陣在不斷精簡:2016年放棄開架彩妝Lavshuca;2019年關停高級旗艦品牌Impress印象之美;2020年,關停彩妝品牌CHICCA。
精簡品牌矩陣的同時,花王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東南亞和歐洲等潛力市場的投資。高端彩妝Lunasol(日月晶彩)、Freeplus(芙麗芳絲)以及針對中國女性研發的護膚及彩妝品牌Aqua(雅呵雅)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在線上線下全面布局。
花王聚焦主力品牌,尤其是攻克高端市場,在Kanebo和SENSAI兩大品牌端可見一斑。根據花王官網信息,目前集團擁有包括ALBLANC、ALLIE、suisai、SUQQU、RMK、珂潤、芙麗芳絲在內的24個品牌。
而Kanebo是在關停Impress之后主推的新主力品牌,以彩妝線與護膚線并行。而現在高端護膚品牌SENSAI則代表了花王走向高端護膚的野心。據了解,SENSAI以日本之美與感性科學為品牌理念,于上月在上海開設了品牌全球首家旗艦店,押寶中國市場。
對于美妝巨頭而言,業務重組和戰略調整并不罕見。不止花王,POLA、資生堂等日系美妝集團都在不斷進行品牌調整——今年,POLA就砍掉Amplitude、ITRIM以及水芝澳3個品牌;資生堂近幾年也陸續剝離絲蓓綺、珊珂、水之密語、Buxom、BareMinerals和Laura Mercier等十余個品牌,同時也加速了銀座、璣妍之光、Serge Lutens、侍刻、流之律等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引進。
但可以看到的是,無論如何調整,重視中國市場,加強中國電商業務和實體渠道,都是日系品牌的長遠課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