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鮮花電商平臺被傳出倒閉,創始人稱正在“重啟”
出品/聯商網
撰文/慧心
伴隨著消費升級,不少垂直電商平臺在早期受到資本熱捧,同樣也得到消費者青睞。但經過多年發展后,在缺乏資本“輸血”之下,往往難以擺脫經營困擾。這其中既有外部環境變化因素使然,但更多是內部發展出了問題。
在停業近三個月后,鮮花電商平臺“花加”宣布重啟,創始人更是開直播稱:“沒有跑路,重啟經營,將轉變經營思路”。
不過,留給垂直電商的時間還有多久?
01
已多年未獲融資
公開信息顯示,花加成立于2015年,為中國鮮花電商頭部品牌。憑借“線上訂閱+產地直送+增值服務”商業模式和自營全鏈路供應鏈,用戶可以選擇99元-399元不同價格的套餐,享受一個月4束鮮花配送到家的服務。
數據顯示,花加累計付費用戶超1500萬,全國開通配送城市300多個,鮮花基地規模超5000畝,專業鮮花倉儲面積超5萬平方米,在各大電商渠道鮮花品類賽道排名靠前。
花加的創始人、實際控制人王柯曾多次創業,是NOOLABEL私人衣櫥創始人、零零貍網拍聯合創始人,曾在搜屋網絡、安居客擔任產品經理。
隨著消費升級和悅己消費不斷崛起,花加趕上了鮮花電商的行業爆發期。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9年間,鮮花電商賽道共有56起融資,其中2015年融資數量最多,達到22起。野獸派、花點時間、roseonly、愛尚鮮花等都在這一時期迅速崛起。
據悉,2015年到2019年,花加對外融資共經歷天使輪到B+輪6次融資,合計融資2.1億多,真格基金、昆仲資本、光合資本、遠鏡中國、聯創等參與投資。
花加最后一筆是在2019年10月的B1輪融資,金額為3500萬元,領投方為上海雙創基金投資中心旗下基金,創始人王柯、國灝資本、昆仲資本等老股東參與了跟投。
彼時,王珂表示:“2019年上半年已經實現盈利,凈利在1000萬元以上。公司早期需要多投入培育市場,這屬于戰略性虧損�!�
截至2019年10月,花加累計服務1200萬粉絲,其中付費用戶800萬,單月最高銷售額在一億元左右。
不過,隨著消費投資降溫,鮮花電商賽道也不斷“啞火”,鮮有新的融資消息傳出。
在缺乏資本“輸血”之下,不少平臺舉步維艱。例如,“鮮花電商第一股”愛尚鮮花新三板上市后連年虧損,2019年被強制退市�;c時間也曾在2020年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02
危機顯露于臺前
花加危機顯露于臺前,源于一封全員信。
今年9月25日,花加在內部發布全體員工信,宣布公司進入停業整頓階段。內部信同時對公司訂單履約、銀行還款、員工工資等問題進行了說明。
▲花加全員信部分截圖
在全員信中,花加表示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從2022年開始資金就緊張,管理層四處籌錢給員工發工資,甚至把所有積蓄拿出來投入公司,創始人王柯也已經負債沉重。
花加稱,過去幾個月,淡季、歷史訂單履約以及銀行還款壓力,導致公司一直入不敷出。9月初,公司銀行賬戶被封,對于供應商、客戶和員工的轉賬都被禁止,花加決定進入停業整頓階段。
花加還表示,9月社保公積金可能無法支付,原定于9月底發放的薪資也無法按時支付。從9月26日起花加全體員工休假,僅KA項目組、招商項目組、有禮項目組等需要對接客戶而按需坐班,全員恢復坐班時間另行通知。
實際上,今年以來,花加在員工工資和公積金繳納等問題上不斷拖延。天眼查APP顯示,花加主體公司上�;泳W絡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5日被申請強制執行,已成被執行人,執行金額約52萬元,執行法院為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其上海分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深陷買賣糾紛,以被告身份涉及到26件官司、案件總額352.19萬元。
在消費者端,早在今年8月就有許多消費者反映“花加的質量越來越差”“配送延遲”“無人售后”等問題。消費者也遭遇了退款難的問題。
據了解。花加從8月底開始以花材損耗為由延期發貨,并隨后發布通知稱“將在9月全面調整供應鏈生產配送模式,因涉及生產倉庫的布局變動造成服務能力受限,在此期間調整為隔周配送(自9月9日開始調整)”。
對此,花加曾回應稱:“公司業務和架構都在調整,正在盡全力恢復”。從9月開始,花加便深陷“跑路”“倒閉”傳聞之中。
12月5日,花加發布聲明稱“花加沒有倒閉,創始人沒有跑路”。并表示當前目標為恢復經營,預計最快在12月中旬開始履約新訂單(新訂單指2023年12月1日后下單的訂單),老訂單履約方案預計最快會在12月底公布,老的供應商也在逐步地恢復供應。
同日,王柯在一場直播中表示:“花加并沒有跑路,是公司的經營確實出現了問題,接下來希望能恢復經營,解決問題�!�
對于老訂單無法履約,如何退款等問題,王柯稱,公司的銀行賬戶被凍結,使得之前的訂單沒有辦法履約。團隊下一步的計劃是先重啟經營,接收新的訂單,利用重啟后的經營利潤來完成老訂單的交付。而之所以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主要是因為不少供應商擔心花加資金緊張,要求盡早進行貨款結算,并對平臺進行了起訴,法院對花加進行了賬戶凍結。
對于各方質疑,王柯表示“我們能頂著壓力去做就行了。我們出來跟用戶道歉,講清楚公司的情況目前沒有錢去履約,現在要重新把業務做起來,我們通過做業務賺了錢,再去給大家履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承擔較高的成本,按照“重啟”規劃,未來花加的新業務將只保留微信渠道(小程序等)。同時,花加也會簡化產品線,減少大力度折扣,通過提高經營效率來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營銷成本。
王柯表示,目前團隊只有6個人,包括他在內僅有3個全職員工,剩下3個為兼職員工�!艾F在太復雜的產品也做不到。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以前很多的復雜產品,它的成本非常高,現在我們的整個商業模式和之前相比做了徹底的調整。”
在員工待遇方面,王柯回應稱:“只能承諾他們公司業務恢復之后,會恢復大家的薪資。現在基本就發點生活費了�!�
日前,王柯在第一財經的采訪中又給出了最新的說法。他表示,考慮到盤活業務以解決后續問題,將用戶賠償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員工和供應商。
對于“重啟”需要多長時間,王柯表示,計劃給自己半年時間嘗試重啟,“在沒有融資的情況,如果半年內養活整個小團隊,同時有利潤能夠給老用戶的訂單發貨,就繼續堅持下去。”
同時,王柯還稱,基本上多數供應商都是支持公司要重新做下去�!耙驗樗械墓⿷潭际怯匈~期的,當公司出現突然停業之后,賬期里面這些款都結不了”。
03
難逃虧損困境
與大多數依靠資本運作的平臺類似,多數垂直電商的邏輯是,前期通過資本不斷“燒錢”,從而“跑馬圈地”擴大規模優勢,再通過形成的規模效應獲得市場議價權,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但簡單依靠資本運作并不能看到未來,如果成本控制不能持續,融資又不到位,在這樣的情形下,如何實現盈利并留住消費者是一個大難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垂直電商并非是“大而全”,而是“窄而深”,往往聚焦的用戶群體有限,獲客成本比較高。一旦資本退潮,缺乏造血能力,往往會造成產品質量下滑、用戶體驗下降、營收能力下滑,虧損增加,進行形成惡性循壞。
而鮮花電商賽道有著自身劣勢,比如受眾群體比較小眾,消費場景為節禮消費和季節性消費,產品易腐,對供應鏈能力挑戰極大。此外,消費者對于鮮花的消費價格較為敏感,難以培養出消費粘性,平臺還需要做好價格維護。
此外,花加還面臨著不少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比如,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平臺的入局,都讓鮮花電商平臺的生存空間被擠壓。2019年之后,淘寶、京東、盒馬、叮咚買菜、美團閃購等先后切入鮮花賽道,部分還提供最快30分鐘送達服務,價格也更為親民。
以盒馬為例,2021年5月,盒馬將旗下鮮花業務進行獨立品牌包裝,成立“盒馬花園”項目。盒馬通過在鮮花主產區建立直采合作基地、搭建鮮花大倉以及構建從產地到全國冷鏈物流運網等,已率先在行業中打造出首個完整鮮花供應鏈,也成為首個擁有完整供應鏈的新零售鮮花品牌。
王柯曾在直播間回應鮮花低價直播時稱,價格戰的結果是用戶的體驗非常不穩定。在線上生意越來越難做之下,花加轉而投向線下市場。2022年底花加曾推出過“花加輕店”形式,搶占線下市場,以城市合伙人的形式招募加盟商,預計到2026年底要實現3000家擴張,助力3000位城市合伙人實現鮮花事業夢想。
但如今,夢想已經戛然而止。
花加是如何陷入困境的?
王柯在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整個市場環境處在調整期。對于偏消費升級、消費能力要求較高或者非剛需的產品,消費者更在意產品的性價比。消費者對于一些非剛需產品購買意愿有所下降,因此公司整體受影響較大。
而公司內部對危機的預估也有不足。“前期準備沒有做好,當市場體量有所下滑,公司的固定成本卻沒有下降時,運營成本就會上升。這種上升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當它出現前期波動的時候,其實不會注意它,但是當它到一定程度后,會讓你措手不及,來不及反應�!蓖蹩路Q。
04
垂直電商之路越走越窄
鮮花電商的蓬勃興起,除了受到消費升級因素外,還與市場發展有關。據了解,與歐美成熟市場日常鮮花消費40%-60%的占比相比,我國日常鮮花消費占比僅為5%。雖然鮮花在中國起步較晚,但市場巨大。
鮮花電商的市場前景吸引著不少企業入局。不過鮮花電商的模式過于單一,且損耗率非常高,此外不少平臺在供應鏈、物流運輸等環節缺乏把控能力,而在產品服務上又參差不齊。
而對于節假期高峰期,平臺訂單激增,響應不及時又會導致客訴率上升。而在同質化嚴重背景下,各大平臺大打價格戰,成本進一步管控而服務、產品質量進一步下降,最終陷入死循環。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認為,目前來看,垂直電商在全球范圍內少有成功的企業,這是由于垂直電商的獲客成本和經營效率過低導致,難以與綜合電商平臺競爭。
如今細分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更加注重消費體驗場景和綜合服務能力,留給垂直電商平臺的機會并不多。此外,與綜合電商平臺相比,垂直電商平臺獲客成本高,運營效率低,相關平臺的遭遇似乎也預見了垂直電商的終局。不少細分賽道的風口期早已過去,在資金、運營等方面存在問題后,陷入困境只是時間問題。
花加的遭遇,也折射出行業的生存焦慮。只有在差異化上做好深耕,才有可能持續健康地活下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