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最差,美妝拐點還沒來
“向死而生”
3月345億元,同比-6.3%;
4月214億元,同比-22.3%;
5月291億元,同比-11%。
化妝品零售額同比增幅已經連續3個月為負數,二季度還有翻盤的機會嗎?行業的拐點在哪?
10年首跌,史上最慘5月
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1689億元,同比下降1.5%。其中,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7億元,同比下降6.7%。統計局表示,“5月以來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生產需求逐步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主要指標邊際改善,國民經濟呈現恢復勢頭。”
具體到化妝品行業,數據顯示,今年5月化妝品零售總額環比上月(214億元)增長了36%,且環比增幅較去年同期(17%)增加了19個百分點。
雖然,與4月相比,5月化妝品零售總額跌幅收窄,但比3月份還差很遠。更不容忽視的是,在5月份,過去十年從沒有出現過負增長,今年堪稱史上最慘。
根據青眼梳理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至2021年的九年里,歷年5月的化妝品零售總額均一直保持著正向增長的勢態。即便是在疫情最初期的2020年5月,也保持了12.9%的同比增長,而今年5月,化妝品零售總額卻出現了11%的同比下滑。
另外,近十年來,1-5月化妝品零售總額也僅在2020年和今年出現了下降,這兩個年份的跌幅分別為4.9%和5.2%。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5月化妝品零售總額一度高達1538.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0.3%,金額和增幅均創下歷史最高。
總的來說,今年會如此慘淡,一方面是因為去年有一定基數,另一方面也在于疫情持續不斷對經濟造成了壓力。
是回暖還是“虛火”?
在看到5月份的數據后,行業既稍稍松了一口氣,大家對于未來的擔憂依然存在。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5月份之所以比4月份的數據上升了,很大程度是得益于618的預售業績。凡可化妝品研究開發(廣州)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彭冠杰表示,“5月份原本就有‘五一’‘520’等營銷季的加持,再加上618的預售,因此5月份化妝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符合以往的規律。”
彭冠杰進一步稱,“今年很多中腰部主播為了和頭部主播搶流量,紛紛趕在了618之前就進行收割。在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上,幾乎從5月20日后就是‘天天618’的節奏,這也貢獻了業績。”
另一位行業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他看來,“5月的數據變好看了只是虛火而已,是提前透支了6月的業績換來的。”再加之目前頭部主播李佳琦的停播也讓今年618顯得頗為寂靜。不少行業人擔心,“6月份數據會更難看”。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不愿具名的工廠負責人還向青眼透露,有品牌在今年的618囤貨太多了,且至今還沒去工廠提貨,“估計下半年會出現一陣消庫存的情況,因此生意也會比較艱難。”
不過,也有部分人士認為,今年5月能與往年一樣,維持著環比增長的勢頭,已是好的預兆。“而且今年5月的環比增幅也遠超去年同期數據,這就能說明行業已有回暖跡象。如果5月的數據比4月還要差,那才真的是讓人看不到希望了。”
下半年奮起直追
對化妝品行業而言,繼續為失去的上半年而惋惜已是徒勞,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抓住未來”。多家品牌方和工廠的負責人也紛紛向青眼表示,“拒絕躺平”“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就品牌方而言,推新品、擴渠道一個都不能落下。優時顏品牌相關負責人就告訴青眼,下半年品牌將推出優時顏黑引力系列的面霜產品的新品,以完善品牌抗老線的產品矩陣,同時拓展線上、線下等分銷渠道。另一新銳品牌的負責人也稱,看準了強功效產品的賽道,下半年將在這一方面進行發力。
肌活品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下半年將增強和研發端的合作、開展專業研討會等來建立品牌專業性護城河;同時,進一步擴寬產品矩陣,如以品牌旗下成熟的大單品“糙米水”為策略主線,完善創新糙米家族,布局長期穩健、短期靈活的產品策略等。
諸如此類不停奮戰的例子還有很多,工廠、品牌各大化妝品企業都在努力尋找出路。在調查采訪中,科絲美詩(中國)總經理助理申英杰告訴青眼,自6月1日解封后,工廠就制定了“快、準、狠”的三字方針。“所謂‘快’即快速響應客戶、快速打樣、快速服務、快速生產;‘準’則是準確把握客戶需求和市場流行趨勢;‘狠’即是對客戶的支持力度要狠,對我們自身的服務提升要狠等。”
此外,申英杰還表示,6月到9月,工廠將集中開發一批新品,為今年的雙十一打基礎,并以此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在他看來,整個行業在上半年已因為疫情擱淺了太久,現在必須要進行沖刺,把失去的找補回來。“根據公司目前的預測,我們今年仍有望實現全年的業績增長。”
上海優康化妝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遠寶也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調整策略以擴大下半年的業績,不至于讓全年的業績下滑太過嚴重。“我們將主要從老客戶中進行深入挖掘需求。”他稱,新客戶的開發的周期至少需要半年,以往可以按這個節奏慢慢擴大業務范圍,但是以如今的情形就不行了。“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讓工廠的資金鏈不要斷掉,因此,從老客戶出發比較穩妥。”
此外,還有部分工廠表示,公司已通過研發特色產品、增強服務等多舉措來增加增強下半年的業績。
不攤手、不躺平,企業必須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前行道路上的困難,如此行業才可能迎來拐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