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美妝市場為何剃頭挑子一頭熱?
今年“6·18”疊加父親節,各大美妝品牌對“男顏經濟”熱情高漲:資生堂時隔20年再次推出男士護膚品牌,歐萊雅打出了“他為你變老,你為他抗老”的護膚品套裝,新銳品牌理然推出面部護理禮盒為父親節“獻禮”。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各大美妝品牌加大了促銷力度,或也難拉動男士美妝市場增長。
新老品牌紛紛加碼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6·18”與父親節相差一天,國內外美妝品牌鉚足了勁加碼“男顏經濟”。外資化妝品牌歐萊雅、資生堂等將在今年父親節期間推出新品,并以贈禮等促銷形式吸引眼球;國內新銳品牌理然等推出高性價比禮盒迎合國內消費者喜好。另外,許多國內外美妝品牌也把男士美妝新品作為今年“6·18”的促銷重點。
目前,“男顏經濟”在品牌和資本眼中十分吃香。品牌方面,歐萊雅、雅詩蘭黛、曼秀雷敦、科顏氏等品牌在這一賽道已經具有先發優勢,不斷推出男士美妝新品,在男士護膚、美妝細分領域擁有很多先進經驗;理然、親愛男友等國產品牌已相繼獲得了數輪融資。
資生堂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看好中國男士護膚市場的巨大潛力,此次推出的全新品牌正是集團在男士護膚領域的又一重要舉措。依托集團雄厚的研發創新和品牌經營實力,針對男士護膚市場的新品牌的創立將進一步強化品牌矩陣、加速開拓潛在市場,為集團的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男士美妝市場仍在成長階段,但對品牌來說,這意味著消費者沒有對哪個品牌形成固定認知,出‘爆品’的幾率也就越大。”國內某新銳護膚品牌的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雖然男士美妝這一賽道在消費市場看似“冷門”,但品牌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幾乎每個品牌每年出新品時都會考慮到男士美妝產品。
銷售端反應仍平淡
在國內外美妝品牌的旗艦店,記者觀察到,男士美妝產品的銷量十分慘淡,即使有促銷活動的推動,也難有亮眼表現。
歐萊雅集團下雖有歐萊雅男士系列,但和女士彩妝、護膚龐大的產品銷量相比不值一提。
除此之外,資生堂早在2001年就在中國市場推出了男士形象品牌UNO(吾諾),但因銷售表現遠低于預期,品牌于2021年被打包出售。
產業咨詢機構艾瑞咨詢2月發布的《2021年中國本土美妝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男士護膚是高增長低占比品類,男士面部護理成交金額較2020年增長最快,但成交金額占比低于行業均值;男士基礎彩妝產品成為高增長類目,其中男士粉底、定妝噴霧、男士蜜粉成交金額較去年增長最快,但成交金額占比也低于行業均值。
“男士美妝市場目前只能用‘剃頭挑子一頭熱’來形容。”美妝營銷從業人士孔思瀚對記者坦言,一是因為男性消費者還未養成護膚習慣。對男性消費者來說,每個月甚至沒有為美妝產品留出預算的習慣,無論品牌如何做營銷,很難令這類消費者掏錢;二是國內外針對男士美妝這一賽道投入的研發力量也較少,產品大多同質化,最多的產品就是潔面、控油,也會給消費者造成“買什么品牌都一樣”的認知。
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多家商超化妝品集合店、專柜,發現較少有品牌將男士美妝產品擺在明顯位置,有的專柜甚至將男士美妝產品存放在倉庫中,只有消費者詢問時,售貨員才會去倉庫調貨。有導購人員表示,購買該品類產品的消費者太少了,就沒有專門擺放出來。
增長空間相對有限
美妝MCN機構負責人阿虎曾經組織過數場男士美妝產品推廣活動。“用賣貨給女性的邏輯向男性消費者推銷是行不通的。”阿虎坦言:“男性消費者很少去看美妝的直播、抖音,低價也不能成為吸引這部分消費者的核心優勢。目前,國產男士美妝品牌多選擇線上渠道,在這個賽道賣貨與買貨之間顯得十分矛盾,現在我們一般不接男士美妝產品的專場帶貨直播。”
國產男士美妝品牌“出圈”更難。“資生堂、碧歐泉這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很多年,才積累了一定的男士消費者,國產美妝品牌現在才剛剛起步,想要形成自己的消費群體會更難。”國產新銳美妝品牌理然的一位地區代理商對記者坦言,目前國內男士護膚品牌銷量最好的產品是沐浴露、發膠等,在護膚品這一領域的增長空間相對有限。
“國內外品牌在男士美妝產品賽道上確實沒有形成太大的規模。”孔思瀚表示,未來“Z世代”可能會成為品牌關注的重點,因為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更容易引導一些,如針對男性消費者重塑一種精致生活的品牌理念,讓男士美妝產品成為年輕消費者的生活必需品,或是男士美妝賽道的突破口。
目前,男士美妝賽道的不溫不火現象或會持續。“只靠品牌和資本很難帶動消費端的熱情。深耕這一賽道的品牌或還要繼續經歷高成本投入、低回報的階段。”孔思瀚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