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KNOWN.不之名品牌事務所程東:用設計推動自有品牌發展
3月13日,由聯商網主辦的2023中國超市周在河南許昌許都大劇院隆重啟幕。
本次大會以“美好之路”為主題,共設一大主論壇、九大分論壇,為期5天,匯聚了千家超市企業、數千從業人士,是聯商網面向中國超市行業舉辦的規模最大、專業度最高的活動。
在3月16日由聯商網舉辦的《中國超市自有品牌發展論壇》上,UNKNOWN.不之名品牌事務所主理人程東分享了他對于自有品牌設計的理解,他認為設計一定要賦能零售,以及幫零售降低成本,而不是去做一個只為了美而美的設計。
▲UNKNOWN.不之名品牌事務所主理人 程東
以下為演講內容(經聯商網編輯):
很多時候,大家對設計的理解存在誤區,認為只是包裝美感、追求呈現好看的畫面而已,但其實設計包含很多,不是單純的美感設計,而是真正能賦能商業、能賣貨的設計。
設計其實無處不在,品牌開發的多個環節,包含品牌架構、品類梳理、商品開發、超級賣點、文化塑造、包裝設計、落地工藝、營銷物料都存在設計,每個環節對于自有品牌來講都非常重要。
以我們合作的極貨為例,在設計1.0階段,主要進行扁平化設計,打造超級符號,快速建立市場認知,讓消費者直接了解產品賣點。1.5階段,更進一步表演產品功能,開始融入產品功能與使用場景,提升用戶對產品力的感知,不斷強化品牌超級符號市場認知。
此外,我們還提出品牌定力,要“三年一優化,五年一升級。”我經常聽到甲方問我,包裝看膩了,可以升級了,或者是產品上了兩年,可以升級了,或者是這個產品沒有特點,可以升級了。你們有沒有想過留給消費者的是什么?升級是因為你覺得難看,但消費者有沒有覺得難看呢?
因為零售商每天都在接觸包裝,所以會美感疲勞。但是從消費者第一次購買產品,再到第二次接觸產品時間有多久?可能3個月,可能6個月,可能12個月。如果持續性換包裝,沒有考慮品牌或者品牌強化、識別內容,前期做的東西就會白費,就會不斷更新,從頭來過。為此,我們提出三年一優化,五年一升級。
另外,品牌一定要不停地去重復,不管是名字、結構、色彩、符號還是IP,都需要去強化,在不斷重復中發酵沉淀,扎根人們認知。自有品牌要通過單一產品去獲取認知,第二次、第三次消費者接觸時,能不能記住,第四次能不能信任,第五次能不能選擇,是一個不斷重復的工作。
此外,阻礙自有品牌的發展的根源是什么?很難的點是什么?
依據每年每月走訪零售商的經驗總結出來一些問題,第一,對于產品缺乏足夠了解,賣點不凸顯,商品是要表演的;第二,缺乏有效溝通,不重視溝通;第三,自有品牌產品價值感未體現,且存在侵權問題,我可以說,現在80%的自有品牌存在品牌力打造問題以及侵權問題;第四,缺乏開發邏輯性,市面上流行什么,就跟風開發什么產品,流程不清晰。第五,脫離真實消費者的需求,無效開發。第六,內部決策層過多,導致項目推進緩慢;第七,缺乏對落地工藝的了解,最終落地效果不理想;第八,對自有品牌缺乏足夠重視,降低對服務商要求。
再聊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設計是否會疊加成本?在品牌設計當中,在包裝設計當中,有效的設計的價值是控制成本,規范化流程、減少內耗、提升效率,并且能持續賦能、輔助增長。
關于自有品牌的整體構架,有三種方法。第一是全板塊,像胖東來、信譽樓、山姆,用一個品牌表演了所有的產品;第二是單品類,如田趣、極貨、天優;第三是細品類,如植控、舒佳宜。
這三種自有品牌架構方式是不一樣的。全板塊方式借助本品牌力量進行推廣,直接拿零售商的品牌進行推廣,對于消費者是有效傳播,具有直接性。單品類方式的品牌在跟大品牌品類競爭時,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多樣化的,要記住符號性認知,傳達的理念一定要通透。細分類方式的品牌要順著品類做差異化。
此外,自有品牌都要用起頂層設計,也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設計不止設計,也要去賦能零售。同時要跳脫出競品設計,了解整個行業現狀和消費者需求,再去做設計,這樣才能抓取消費者,運用好超級賣點。要注意的是,由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超級賣點非常重要,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所以產品的演繹和表演一定要想透、想清晰。設計一定要賦能零售,以及幫零售降低成本,而不是去做一個只為了美而美的設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