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20.65億收購光年之外,王興撿了個大便宜
來源/電商觀察
作者/查理
美團收購光年之外
6月29日,美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訂立境外股份購買協議及境內股權轉讓協議,以收購光年之外的全部權益,總代價包括現金233673600美元,債務承擔人民幣366924000元,以及人民幣1元。
光年之外由美團聯合創始人、公司前董事及關聯人士王慧文創立并控制,于本公告日期,光年之外集團的凈現金狀況總額約為285035563美元,轉讓協議交割完成后,公司將持有光年之外集團100%權益。
光年之外集團,是一個較為短暫的創業故事,但卻給美團創始人王興、王慧文留下了一筆不菲的遺產。
王慧文與王興是清華大學上下鋪同學,二人曾攜手創辦校內網及美團,屬于美團的聯合創始人及股東。
2020年,王慧文從美團退休,但仍保留美團非執行董事、董事會之提名委員會成員及授權證券代表等職務。
退休以后,王慧文曾提出了要再度創業的想法,至于創業的方向在何方,卻是一個謎團。直到2023年,在ChatGPT發布并引爆AI話題后,王慧文找到了創業的方向。
2023年2月12日,王慧文帶著一紙“AI英雄榜”重回大眾視野,宣布設立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個人出資5000萬美元占股25%、75%的股份用以邀請頂級研發人才。
王慧文在AI領域創業,得到了王興的贊賞和支持。3月8日,王興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將以個人名義參與光年之外的A輪融資,并出任董事。
王興之后,又有兩位重磅級的科技大佬宣布加入光年之外團隊,分別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有著搜狗輸入法之父之稱的馬占凱。
3月27日,王慧文團隊與AI架構創業公司一流科技達成并購意向,并在4月份完成了工商變更,光年之外直接收購了一流科技,王慧文擔任法人代表。市場預測這一次的并購交易金額在10億美元以內,但光年之外并沒有向外公布。
6月5日,市場消息稱光年之外完成了新一輪2.3億美元的融資,投前估值10億美元。這一輪融資的資本方十分強大,源碼資本領投8000萬美元,騰訊投資5000萬美元、五源資本投資4000萬美元、快手創始人宿華個人投資4000萬美元。
從2023年2月份創立到6月份,光年之外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已經一躍成為了AI領域的獨角獸。
然而,6月下旬,創始人王慧文突然遭遇身體健康問題,需要離崗住院靜養。隨即,6月29日美團就發布公告,直接收購光年之外,動作非常迅速。此時,光年之外的一切經營都在正常進行,團隊人數也已經達到了70人。
這一下子就引起了無數懷疑和猜想,有網友直接稱,“怕不是在洗錢,這才成立多久?”
考慮到王興與王慧文二人的關系,美團收購光年之外確實容易產生左手倒右手的懷疑。這一次的收購,對于王慧文來說變化不大,但對于美團來說,可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王興撿了個大便宜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這一次交易的具體款項。
在境外協議收購中,2.33以美元是支付給境外賣房的款項,分別包括向AI Age支付的零代價、向Qimai支付的0.05億美元、向紅杉中國支付的0.28億美元、向其他賣方支付的2億美元。
AI Age是王慧文的控股公司,Qimai則是王興的一家海外公司,其他則是各方投資者。
除了支付2.33億美元外,還有一個大頭就是收購完成后,美團將會負擔光年之外境內的全部債務,總額約為3.48億元人民幣,以及象征性支付給王慧文的1元。
境內外收購需要支付的總額,折合美元是2.85億美元。
然而,在公告中美團就明確提到了,光年之外的賬面凈現金總額約為2.85億美元,金額一模一樣,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雙方交易的默契。
相當于美團將投資人的錢全都還回去了,由于光年之外成立至今并沒有太多業務,賬面上有多少現金,美團就出多少錢收購了。
王慧文個人投資的5000萬美元,在這場交易中被換算成了債權,債權總額是5071萬美元,與投資時期相比,不僅抹去了所有的成本,還凈賺了71萬美元,屬于全身而退了。
但美團卻在這場收購中得到了另一樣東西,那就光年之外70人的較為成熟的AI創業團隊,以及光年之外收購的一流科技的全部資源。
這個人才團隊是沒有溢價的,美團幾乎不花一分錢,就成功拿下了一流科技、光年之外兩大團隊,在當前的創業環境中是十分難得的。
眾所周知,2023年股市中最火爆的領域,當屬人工智能了,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領域多次發布新產品,使得人工智能概念接連不斷的被炒作。
美團作為國內互聯網巨頭、外賣巨頭之一,早就想進軍人工智能領域了。以美團的業務來說,其算法、外賣配送時的無人機配送等,都需要強大的科研團隊做支撐。
美團的未來,離不開AI。
如果直接投資進入AI領域,那么僅僅是打造一個成熟的團隊,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更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如今,王慧文再度創業,并成功打造出了一個AI領域的巨頭,擁有成熟的團隊,美團再來收購,可謂是一舉兩得。
因身體健康原因住院修養的王慧文,給美團和王興送上了一份大禮!
美團商業版圖再添一員
這次交易中,值得一提的是光年之外收購的一流科技,其創始人兼CEO為袁進輝,是清華大學博士、博士后,曾經供職于360搜索團隊和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大規模機器學習平臺的研發工作。
一流科技旗下擁有一個核心產品——OneFlow深度學習框架,已經投入市場,公司還擁有一個40多人的團隊,是一個十分成熟的AI架構企業。
在光年之外并購一流科技之后,袁進輝也成為了光年之外的三名聯合創始人之一。前面提到過,王興、王慧文是美團的聯合創始人,二人都是從清華大學畢業的。
美團、光年之外、一流科技之間的收購與并購,幾乎就是清華大學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并購、強強聯合!
在美團的公告中,美團收購光年之外完成后,一流科技、光年之外的業績將會直接并入美團之中,美團的商業版圖多了一個AI巨頭。
美團的商業版圖已經十分廣泛,包括金融、餐飲、電商、出行、物流、醫療等等,但縱觀美團所有的商業版圖中,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缺陷,那就是美團自始至終都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不是一家科技公司。
無論是美團單車出行、美團優選、美團外賣、美團閃購醫藥平臺,還是美團的其他平臺,其要解決的都是產業鏈中的信息痛點問題,以互聯網的方式提高效率。
然而,在這些領域中真正的核心科技領域,美團卻并未涉獵多少,比如醫療領域,直白的話語說,美團閃購僅僅是配送藥的。
在美國,也有一眾互聯網巨頭,如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等,他們也曾憑借強大的流量,成為了互聯網領域的天驕。然而這些公司相繼意識到,依靠互聯網的業務可替代性強,需要打造自己的護城河,于是集體向科技領域進軍。
國內的百度、阿里也是如此,投入了巨資拓展科研部門,向上游的科技領域進軍。對于王興來說也一樣,美團不能僅僅是一家互聯網巨頭,需要發展成為一家科技巨頭。
就在這一關鍵時刻,AI火了,王慧文創業了,王興也成功拿下了一家在科技領域有一定實力的獨角獸。
或許,美團進軍AI領域,是美團向上游的科技領域進軍的開始,未來的美團,將會用科技實力來打造出強大的護城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