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量販店,瞄準北方市場
來源/全食在線
作者/李青林
發現最近在西安,陸陸續續開出來很多家零食量販店,一條街上甚至有兩家。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零食量販店并非我們熟悉的品牌,大多都屬于剛剛誕生的區域品牌。
這意味著,北方市場或將成為零食量販店競爭的下半場。
01
零食量販店江湖格局已定
以長江為界,向南是零食量販店的主戰場,湖南本土零食很忙、鹽津鋪子的擴張之路已經打開,西南市場零食有鳴、渝蓉良品和近期獲得千萬天使輪融資的鄰食魔法為代表。
其中零食有鳴也計劃在“2026年開出兩萬家店”的目標。
在華東市場,競爭最為激烈,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來伊份、百草味、老婆大人、好想來、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等新老品牌歡聚一堂,讓消費者感受到了零食量販店帶來的快樂,但品牌們也在華東市場陷入內卷。
完成廣東與福建市場的布局后,糖巢似乎達到了進軍全國市場的條件,與此同時廣東本地品牌零食俠客也有進軍全國市場的意圖。
當下,零食量販店的江湖格局基本已定,那就是圍繞南方市場進行深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與此同時隨著各品牌在不同區域的布局完畢,也有了進入更大市場的需求。
畢竟拿了資本的錢,總是要做點事。
當然競爭激烈的南方市場已經無法滿足零食量販店快速增長的需求,于是不少品牌開始將目光瞄向北方市場。
02
北方市場,零食量販店香嗎?
最近小區附近也開出來幾家零食量販店,在百度地圖上,筆者發現周邊分布了零拾暢享、小口大口、逗嘴零食、吖滴吖滴零食量販店品牌。
而在之前,西安的零食量販店只有大口小口比較知名。
可以看出,雖然零食量販店頭部還未正式涉足北方市場,但北方市場已經開始孕育屬于自己的區域零食量販店。
那么北方市場,真的適合開零食量販店嗎?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零食量販店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散稱、多sku數量、平價、極致性價比、規模化的門店,是零食量販店的核心優勢,而這些也是吸引消費者進店購物的關鍵。
但在此之前,我們還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消費需求。
消費需求激發生意模型,生意模型培育消費習慣,在南方,零食量販店就是依靠這樣的模式發展的。
那么在北方,消費者有吃零食的習慣嗎?
雖然相對于南方市場,北方的消費者吃零食習慣并不強烈,但還是有的。
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零食基本上是常態,還有一些打工人,年輕女性朋友都是購買零食的主力軍。
所以在北方市場,喜歡吃零食的消費者并不少。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其實北方市場也有很大的潛力。
首先人口數量,雖然人口密度沒有南方城市那么大,但依舊有龐大的人口數量,尤其在北方大城市人口密度也不輸于南方城市,所以北方的一些主力城市也是適合零食連鎖店。
其次是消費群體,兒童、女性、年輕人是零食量販的的核心群體,同樣在北方也有許多這樣的群體存在,他們是零食量販店的核心客戶,也是高復購的群體。
再者是消費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零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北方城市的消費水平也趨于接近南方,所以這里有巨大的消費需求。
基于以上三點,北方市場也是非常適合零食量販店發展的。
03
下一站,北方市場
據全食在線了解,目前多家品牌零食量販店已經計劃將進軍北方市場,以此來完成其定下的萬店目標,如今零食量販店全國門店接近2萬,分攤下來主流品牌大致在千家左右,而區域品牌大概從十幾家到幾十家不等。
而北方市場,一些區域零食量販店品牌也開始悄然擴張,而從明年開始,北方市場將成為零食量販店的新戰場。
那么誰能下好這盤棋,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當下零食量販店在南方市場已經完成了布局,并且開始喊出了進軍下沉市場的口號,這意味著南方地區的零食量販店數量已經趨于飽和,而品牌們為了獲得持續發展,完成當初定下的目標,就必須向外求。
而華北、西北、東北這三大區域,將是零食量販店的下一個發展機會。
如果說漳州成為南方零食量販店白牌產品的輸送點,那么河南、山東或將成為北方零食量販店白牌產品的輸送點。
要知道零食量販店的利潤來源就是這些白牌產品。
當然論休閑食品和烘焙產品,還是要開南方,這也是為什么零食量販店都先瞄準南方市場,除了蘊藏巨大的消費潛力之外,供應鏈成熟也是關鍵。
此外相對于北方市場,南方的食品飲料代工廠數量豐富,也為白牌產品的推出奠定了基礎,那么當南方這一批零食量販店開始進軍北方市場的時候,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消費需求,而是供應鏈成本。
能否還能維持低價。
而他們面臨的第一個對手,就是盤踞北方區域的地域性品牌。
要知道,能夠在北方市場生存的零食店,一定有獨到的優勢。
例如在山東,從濟南發展起來的薛記炒貨如今也在北京、上海、河北、江蘇等地開出了近千家門店。
而薛記炒貨的核心產品就是瓜子、板栗,而隨后推出的酸奶巴旦木、奶棗、綠豆糕、酸奶柑橘片等特色爆品也是其區別于其他品牌的優勢。
相對于依賴供應鏈的零食量販店來說,薛記炒貨掌握核心科技,那就是自身具有研發的能力,而零食量販店一旦進入山東市場,最大的勁敵就是薛記炒貨。
最大的不同就是薛記炒貨的瓜子具有歷史,而零食量販店的零食卻誰都能搞得到。
零食量販店的低壁壘,意味著誰都可以入局,所以大多數零食量販店都想通過規模連鎖、加盟、供應鏈來維持自身的競爭力。
但這些競爭力,很容易被替代。
也就是說消費者一旦發現零食量販店的性價比低了,或者是漲價了,就會影響他們的決策,畢竟購買零食的渠道還有很多,零食量販店并不是唯一,尤其對于更加理智的北方人,需要品牌先做市場調研,再規劃發展路徑。
而不是快速占領北方市場。
就拿筆者家附近的幾家零食量販店來說,在經歷剛開業幾天的火爆之后,最近也歸于平淡,其中一家店平均客單價50元左右,平均客單量150人一天,也就是說平均一天的營業額大概是7500左右,可能節假日會更高。
但在工作日,客流量實在是難以啟齒,如果你的門店選擇不好,那么就會更悲催。
事實上,雖然零食已經成為當下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依舊不是剛需品,所以進入北方的零食量販店,還是需要進行消費者教育。
而低價,就是最好的老師。
但真正的低價,究竟能維持多久呢?
但不可否認的是,北方市場,是零食量販店最后的機會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