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開5家美團閃電倉受人民日報關注 便利店數字化轉型加速
“今年3月,借助美團閃電倉項目,創業者孫彰在黑龍江哈爾濱市松北區松北社區開了第一家線上便利店,短短半年后,他成功開了5家類似的店面,供銷兩旺。”11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登了上述創業故事。
這篇題為《社區商業創新服務更便民》的報道,以這個真實的創業故事切入,揭示了一個行業創業新趨勢:“近年來,許多社區便利店加快擁抱新技術,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打造零售產業新亮點,滿足消費者‘下單即收貨’的即時需求,提升社區居民消費體驗。”
從首店開始,孫彰快速復制,半年開出5家美團閃電倉,供銷兩旺,門店日訂單量最高可以達到600單。高速發展的背后,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是零售業態的進化,更是萬億藍海。
▲美團閃電倉開啟“千城萬倉”招商計劃
“從店到倉”趨勢顯現
美團閃電倉助推門店數字化轉型
“即時零售不是應急零售,而是一種高確定性的生活方式。”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在“2023美團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結合美團閃購5年來的發展趨勢,提出上述論斷。
這一進化趨勢,也體現在近兩年零售商業態發展上,“從店到倉”趨勢越發明顯。從行業來看,山姆前置倉已達300個,規模超200億;永輝全倉135家,覆蓋15城;美團閃電倉全國門店數量已突破5000家,日均訂單超過150萬單。
美團閃電倉,是美團閃購針對零售即時到家業態,為解決“供需錯配”問題,于2020年開創并推進的零售前置倉模式。項目由商家建倉,以快消、百貨品類為主,200平米左右倉均SKU高達4000至5000,24小時營業,僅做線上生意。而美團閃購作為平臺,則通過數字化工具和經營方法,從“選址、選品、運營指導”,以及牽牛花系統等層面,全鏈路幫助商家提效經營。
“以前經營一家小店,客流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區、商圈的人氣,現在做線上便利店,覆蓋的地域范圍廣闊得多,基本達到方圓5公里。”孫彰介紹,他的社區門店有超過4000種品類商品,可以滿足居民多樣化購物需求。而在購物體驗方面,美團閃電倉依托數字化系統提高效率,居民在線上下單后,最快30分鐘就能拿到所需的商品,更快享受即時達服務。“通過美團平臺大數據賦能,便利店的營銷渠道和受眾更加精準。”孫彰表示。
▲ 美團閃電倉門店內店員在揀貨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紅利
明年啟動“千城萬倉”倉網布局
孫彰生意紅火的美團閃電倉,正是零售業態高速發展的時代縮影。
隨著互聯網與即時零售的持續發展,居民即時購買日用品的需求不斷增長,許多社區便利店也在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以提升居民的消費體驗。美團閃電倉項目,正成為許多零售門店數字化升級的新方向、新選擇。與此同時,美團閃電倉,也日益成為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基建。
今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研究制定了《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計劃提出,“鼓勵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商品、門店、會員及供應鏈數字化,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降低綜合成本。”
“疫情后,美團閃購持續高速增長,七夕單量突破1300萬單,過去四個季度美團閃購規模已達1750億。”美團副總裁、閃購業務部負責人肖昆表示,到2026年,美團閃購上將誕生30000家日銷過萬門店、100個10億品牌。
政府有導向,政策有紅利,即時零售需求場景逐步拓寬,消費群體不斷擴散,美團閃電倉正順勢而起。美團閃購閃電倉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7年,倉業態規模將達到1000億,美團閃電倉將誕生“十億級商家”超30個,“億級商家”超300個。
“2024年,我們將開啟“千城萬倉”倉網布局。”美團閃購閃電倉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進一步創新消費場景,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持續助力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