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注拼多多的同時,也別忘了名創優品
出品/節點財經
作者/七公
近期,久不在江湖的馬老師罕見現身阿里內網發言:我更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里。
差不多同時期,劉強東也在京東內網回復員工評論稱: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躺平,也希望兄弟們絕不躺平。
原因無他,拼多多的強勢登頂,直接給兩位大佬“整破防”了。今年以來,拼多多股價累計上漲近80%,從碾壓京東到超越阿里,狠狠地把自個送上中概股王座。
其實,類似“幸運兒”不止拼多多一個,諸如Tik Tok、Shein、名創優品,它們都在不確定的大環境中找準確定性的方向,實現了國內國外業績高增長。
以名創優品為例。截至2023年9月底的2024財年Q1財季,公司交出史上單季最佳業績:營收37.91億元,同比增長36.7%;調整后凈利潤(Non-IFRS)6.4億元,同比大漲54%,再創歷史新高。
深入肌理,對消費趨勢的洞察和對全球市場的布局,是他們持續迸發活力的底層邏輯。
01
“價值零售”鎖定趨勢延長線
進入四季度,“御寒神器”一躍成為輿論的焦點。
抖音上,“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是11月和12月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以2.1億播放量一騎絕塵;小紅書上,“花棉襖更有性價比”,也引發姑娘們不小的共鳴。
許多大學生、年輕人認為,相比上千元的品牌羽絨服,只要一兩百的軍大衣更加劃算,不光用料足、價格低,而且保暖性好,不需要特別保養,清洗簡單。
圖源:抖音、小紅書
以微見著,這正是當下消費心理的真切折射:即便能支付相對貴的選擇,還是會青睞更實惠的。換言之,大眾正變得越來越務實和理性,他們對消費的關注點,都回歸到了價值本身,即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實惠不單是便宜,或簡單粗暴的“骨折價”、“跳樓價”。這種實惠對產品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僅要滿足基本的功能價值,還需要提供更深層次的“情緒價值”。
比如拼多多,扶持產業帶、加碼農產區、賦能中小商家,以及官方推出的“百億補貼”、單件立減、天天折扣等措施,都在圍繞“實惠”做文章。
而在名創優品身上,不得不提的便是“IP普惠戰略”,其依托于中國供應鏈優勢,憑借著對上下游資源的有效協同,以及對設計、研制、零售等環節的系統性運作,打破了以往“IP=價格貴”的固有印象,引領興趣消費新趨勢,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另一種新解法。
一方面,早期“十元店”的突出標簽,猶如硬幣的兩面,正面是良心價,背面是名創優品不斷磨礪的供應鏈快反速度和柔韌提升,形成契合自身的效益最優解答案,而該種從源頭沉淀的控本能力,使之落地到所有商品時,都能親民、接地氣。
據悉,名創優品與超過1100家中國頭部供應商合作,諸如與國際知名香水品牌“御用”香精香料供應商奇華頓、芬美意和德之馨等,通過集中化和規模化采購,降低采購成本,生產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目前,名創優品擁有超過9700個核心SKU,涵蓋創意家居、生活百貨、健康美容等11個主要類目,平均每月上新530個SKU,消費者在這個“大池里”盡情挑選,總有心動時刻,也仿佛永遠在嘗鮮。
另一方面,敏銳捕捉“興趣消費”,做“IP”的應時應勢進化。
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曾對外明確表示:“名創優品本質上是一家內容公司,未來更是要做“IP大佬”。
玩轉“IP”,有兩個字很關鍵,多和獨。多指多樣、多元,獨指獨有、專屬、稀缺。名創優品已與迪士尼、三麗鷗、漫威、侏羅紀、故宮等全球超80個頂級IP建立版權合作,其中超過30個IP版權為獨家合作,包括DUNDUN雞、PENPEN、中國熊貓等等。圍繞超級IP實施周邊再開發和再迭代,拓寬興趣、審美、意境的橫截面,延長生命周期,并塑造差異化的降維打擊力。
一手“價格力”,一手IP產品力,當雙管齊下的舉動傳導至終端,名創優品觸動消費者的不再是冷冰冰、硬生生的“貨場”,而是附加了價值,能悅己,能社交,能解壓,還能辦公……以滿足消費者的全方位、高質量訴求。
反饋到關鍵財務指標,最新財報名創優品的毛利率首次突破40%,達到41.8%,較去年同期上升6.1個百分點。本季度名創優品國內銷售額破千萬的產品中,60%左右來自于興趣消費等戰略品類。
所以,當名創優品交出史上單季最佳業績時,外界并不感到過分意外,內在的自驅力,讓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站位中長期,消費本不存在升降級區分,亦不需要那么多眼花繚亂玩法,民眾對質優價廉“實惠”的不變追求和永恒探索,才是買賣雙方應該押注的原點。
從這一角度講,名創優品由“價格力”和IP產品力牢筑的價值零售“護城河”,一開始便是基于長線思考和布局的結果,不但鎖死趨勢,還鎖死趨勢的延長線。
02
全球化品牌創造“乘數效應”
觀察拼多多、Tik Tok、Shein、名創優品四個“顯眼包”,除了“實惠”的心智,還有一處共性便是在全球市場風生水起。
據公開報道,Temu和Shein在多個國家的應用下載量榜單上嶄露頭角。在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國,Temu在iOS和Google Play下載量最高的購物應用中位居第一,而Shein緊隨其后排名第二。
名創優品亦表現不俗——截至2023年9月底的2024財年Q1財季,海外市場GMV同比增長48%,海外營收同比增長41%。其中,北美市場收入增長160%,拉美增長60%,歐洲增長85%。
強勁的勢能傳導至資本市場,諸如中信建投,華創證券、西部證券等多家券商紛紛給予名創優品“推薦”評語。華創證券認為,公司財務表現優秀,全球化略超預期,且海外仍處于高增階段,參考日本堂吉訶德和美國達樂超市、美元樹、沃爾瑪,five below 等可比公司,給予2025 財年25倍估值,對應目標價 57.86港元。
拉長時間軸,如果說成立之初的名創優品還只是個渠道玩家,發展中期的名創優品轉向產品品牌,告別同質,強調個性,從做聯名逐漸過渡到拼創意、比內功。
那么,現在的名創優品則徹底躍遷為一個邁向全球化的超級品牌。
自2015年啟動全球化戰略,迄今名創優品已進入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全球門店數量達到6115家;Q3海外凈增126個門店,創2020年起海外單季開店之最。
名創優品瞄準超級目的地和頂級商圈“插旗”,把超級門店開在紐約時代廣場、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巴黎老佛爺百貨、倫敦韋斯特菲爾德(Westfield)、迪拜Dubai Mall等黃金地段,或與愛馬仕、LV等大牌毗鄰而居,讓更多人注意到MINISO招牌,知道MINISO是誰,在七大洲的范疇里擴大認知度和影響力。
11月10日,名創優品英國旗艦店落地世界頂級商圈倫敦牛津街,這座占地近3000平方英尺的旗艦店是名創優品在英國迄今為止最大的門店,開業首日業績突破歐洲門店紀錄;12月12日,名創優品美國第100家門店于奧蘭多佛羅里達購物中心隆重開業,標志著其“走出去”進程取得又一里程碑。
正如葉國富所說:“要學習蘋果公司,在每一個重要城市都建立超級門店,來展示品牌形象和產品體驗。”
超級門店貨通全球,通過打造“超級門店”來提升平均單店店效,實現線下門店坪效價值最大化,同時在消費者心目中塑造“超級品牌”的店型感知。在這里,消費者既是“顧客”,又是“用戶”,他們沉浸其中,能更直觀、生動的與“好物”交流、互動。
名創優品曾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大店平均單店銷售額是普通店的3倍,客單價高7%,庫存周轉率比普通門店少20天,不管是投資回報率還是投資回收周期,都明顯優于普通門店。
有句話一語中的,“新零售”的實質就是定義效率。相較線上零售,線下零售,尤其是海外市場的線下零售,更考驗效率,而全球本土化就是那把打開桎梏的鑰匙。
據節點財經了解,在選品上新時,公司海外團隊會根據各地的特點去做產品適配;新品孕育和籌備時,亦會花費大量精力調研各地的風俗人情、文化習慣,有沒有風格偏好或禁忌雷區等。總之,就是“著眼于全球化,著手于本土化”,最大限度地尊重、服務好當地老百姓,讓產品哲學能夠真實、平等、深刻地對話本地規則,不斷完成本地剛需的生活方式升級。
也因此,名創優品全球化體現出“做大”與“做強”的雙贏局面,并沒有如大多數零售商般門店多了,坪效就邊際下降。整體來看,其海外單店GMV同比增長27%,平均門店數增加了12%左右。
綜上,“中國高效供應鏈+全球超級IP+全球本地化運營” 是名創優品在海外保持競爭力和高速增長的關鍵。這一組合對應著硬核而普惠的產品力,全球門店網絡渠道力,以及高效的運維力,這也是催化其后續“乘數效應”的中樞引擎。
結語
在大眾消費觀念回歸理性的趨勢下,通過仔細分析名創優品、拼多多等玩家的商業路徑后,我們可以窺見內里的一些關鍵成功因素:即以極致性價比鎖定趨勢乃至趨勢延長線,以全球化熨平周期波動,放大成長半徑。
私以為這樣的企業,他們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拼多多如是,名創優品亦如是;消費市場如是,資本市場亦如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