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妖翻車,是“全員入股”模式的缺陷?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張鰻魚
狂奔黑馬“半天妖”翻車了
3月17日,被稱作“烤魚界頭牌”的半天妖,登上了熱搜。熱度持續發酵3天,相關閱讀突破1.5億次。
但不是什么正面詞條——
#半天妖垃圾桶撈回餐食又端給顧客#、#半天妖烤魚門店刻意缺斤短兩#、#半天妖過期解凍魚只要不臭都能吃#...
在新京報315特別報道曝光的視頻中,記者臥底安徽合肥兩家半天妖門店,揭露了半天妖后廚讓人觸目驚心的亂象:
“只要不臭,都能繼續用。”
“不干不凈吃了沒病,洗洗就行了。”
“都是凍魚,搬的時候擋一下,不然顧客看到心里不舒服”
“保質期是24小時,但我們24小時之后又不能把它丟了,這個照常賣,有人來查的時候你要知道。”
視頻曝光后,網友“yue”聲一片,“啥半天妖,簡直就是作妖”。也有網友接棒曝光,直指此前河南鄭州、山東青島等多地的半天妖烤魚門店都曾出現過食安問題。
半天妖相關負責人隨后回應新京報記者,“深表歉意,已暫時關停涉事門店,將立即展開全國門店的自查自糾,同時積極配合媒體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檢查,做好整改工作。”
3.18日 安徽合肥全市半天妖門店暫停營業
接受有關執法部門的全面檢查
成立8年,從400家門店到突破1000家門店,半天妖只用了1年時間,而原計劃下今年還要持續狂飆。但此次“翻車”后,狂飆計劃能否如常進行暫且存疑,半天妖狂飆背后的經營模式,也成為了市場談資。
全員參股惹爭議
在這次的翻車事件中,半天妖的聯營模式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由于門店的股權比較分散,包括廚師長、店長、前廳經理、拓店團隊、供應商、普通員工都有持股。這種“全員參股”實現了深刻的“利益捆綁”,也讓半天妖得以大步快跑,實現千店狂奔。
特別是在2020-2021年,餐飲整體大環境并不樂觀,半天妖卻依舊勢頭猛烈,其“聯營模式”也引發了不少同行的追捧。
半天妖的持股模式是怎樣的?大體如下:
· 總部高管團隊投20%,負責供應鏈、物流、培訓、研發。
· 中層運營團隊投30%,其中店長最少投8%,其余是城市經理、門店督導等。
· 后端開發團隊投20%,負責門店選址、商品研發等。
· 剩余30%,由普通員工、供應商、服務商眾籌投資,剩余再由公司兜底。
然而,在這次新京報的報道中,“全員參股”卻成為了頗具爭議性的關鍵詞。
視頻中可見,后廚一名員工說“要扣毛利的,你沒投股,投了就知道了”、“廚師長店長他倆都投股了,普通員工是2萬元入股”……甚至連臥底記者也多次被勸說投資入股,店長親自說“在半天妖的工資并不高,主要看分紅,投股和不投股,待遇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半天妖的全員參股模式,一方面帶來正向激勵,讓全員“心往一起使,有錢一起賺”;但同時,在缺乏嚴格的監管之下,這種模式反而導致了日常管理的失序,誘發“唯利主義”,從“共同做好品牌”變成了“共同坑騙顧客”。
半天妖事故
給餐企帶來哪些啟發?
是“全員參股”惹的禍嗎?
內參君與多位餐飲同行交流,大家普遍認為:全員參股并不背鍋,這不是原罪,但在管控不足的情況下,會成為一個誘因和隱患。
“如果未來中國餐飲的門店可以更規模的發展,甚至揮師海外,以撬動杠桿的方式來擴張品牌,是必然選項,這里面包含了門店合伙制,也包含特許經營。總而言之,包含各種‘能夠撬動人’的方式。從這一點說,合伙人制本質上沒有問題,不能因為硬幣的兩面性,而否定硬幣本身。”一位業內人士評價。
北京胖子龍蝦合伙人韓旭東認為,半天妖在增加的股權激勵之余,忽略了最基本的“客戶保障”,企業對客戶的重視程度有體現在幾個點:1、保證客戶的人身安全,比如設備安全、地滑、燙傷等安全問題。2、食品安全,這也是有關部門強烈強調的問題,是底線也是良心。3、其次才是用餐體驗。
“通過這件事情,可以大致猜測出來:這家企業更重視員工合伙人模式。公司給門店負責人灌輸的思想可能也有紕漏,比如逐利為先,比如擴張為重,比如對于毛利率的考核過重,才會導致這種事件。”韓旭東坦言。
那么,這次半天妖“翻車”給餐企什么啟發?
1、擴張過快,單店的管理標準可能變低。
據悉,半天妖可以實現“20天落地一家新店”的神速。同時,創始人曾經公開聊起擴張理念:密集開店,才能擊穿品牌閾值。
然而,狂飆的贊譽無數,失速也在一瞬間。餐飲的鏈條很長,不光是桌上、餐臺上那一點點看得見的工夫,一家店從無到有,場地、培訓、人才復制、完善管理等各方面度需要時間來加持。如果對開店速度要求高的話,必然放低標準。
擴張過快,確實存在泡沫,確實需要適當的時候“降噪”。
2、關注外在的光鮮(擴張速度、融資情況、流量聲勢),不如加強企業內核。
持有“長期主義”的經營觀,才能最終形成員工幸福、用戶幸福、老板也幸福。反之,如果沒有圍繞著用戶做長期主義,很多東西還將是曇花一現,“這一點,在當下的環境中非常重要”,資深餐飲營銷專家徐露評價道。
“很多企業做得很大,但是利潤并不高,這就容易陷入三高一低的陷阱中,最終可能會導致出現偷工減料、缺斤少兩的問題。半天妖的一個問題在于,設計員工入股是為了‘員工幸福’考慮,但并沒有考慮到顧客層面。換句話說,‘挑戰了人性’的底線,尤其是店長和廚師長‘授權’缺斤少兩,這就跑偏了初心。”
3、“選人”大于天。
快速擴張的背后,不能忽略“選人”的問題。新京報臥底半天妖,在短時間內被店長“建議”入股,甚至直言“工資沒多少,入股才有戲”,這本身就違背了員工參股的初衷。也基本可以判斷:在企業文化的打磨,和核心人員的認定要求上,半天妖的沉淀并不夠。
“一年企業生存靠運氣,三年企業生存靠管理,十年企業生存靠文化。合伙人模式,一定是針對于少數人群。基層員工考慮的是衣食住行、基礎保障、薪酬福利,再上一層是精神層面的,再上一層是尋求發展,離股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從這個角度來看,核心管理層、核心技術端納入合伙人比較合適。其它人員做‘及時性激勵’就可以。
而且,時間考核和業績考核都很重要,讓一個剛轉正的基層員工入股,用短平快的形式試圖來吸納優質人才,這并不合理。”韓旭東認為。
4、即便有很好的合伙模式,依然要加強監管。
“全員持股模式本質是希望激發人性,但利益面前,人性一定是利益導向的。當人性設定好時,制度的嚴厲也要跟上。兩者合二為一,才能避免這些問題。”精細化運營專家盧南認為。
品牌規模越大,員工越多,鏈條越長,就越容易出現風險。事實上,大部分餐飲企業都經不起“暗訪調查”。但食安問題零容忍這道紅線,在所有餐飲人心中都應該有把秤。加強監控監督、實行明廚亮灶等仍該成為餐廳最基礎的行為。
小龍坎在2018年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后,建立了智慧工廠,保證小到每一包油都可以追蹤溯源,從流程上杜絕食品安全隱患;瑞幸咖啡的“無死角監控”程序下,專門的監控中心、專人實時盯控,當天打開卻沒用完的牛奶必須在攝像頭拍攝下倒入水池;麥當勞、肯德基等西式大佬也通過標準化行為,盡最大限度減少食安問題。
好的經營模式固然是撬動企業發展最大的一根杠桿,但歸根結底,對于一切“入口”的行業而言,其關鍵都要落到食安問題上。
當企業跑得太快,或許停下腳步補補課,也不是壞事。對于半天妖“事故”,你怎么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