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本過會!這個10億級國貨將登陸A股
來源/化妝品觀察
撰文/陳其勝 周琤欣
6月20日,上交所上市委發布公告:潤本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本”)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和信息披露要求。
潤本主要經營嬰童護理、精油、驅蚊等三大核心產品系列。2022年,潤本營收8.56億元,嬰童護理占比達45.59%,躍升第一大類目。
當前,并無專注于嬰童護理的企業登陸A股。如果潤本成功上市,或將成為“A股嬰童護理第一股”。
01
多款單品年銷300萬瓶
即將邁入10億俱樂部
近年來,潤本業績持續高增。
2020年至2022年,潤本營收分別為4.43億元、5.82億元和8.5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9.04%;凈利潤分別為0.95億元、1.21億元和1.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99%。
招股書預測,今年上半年,潤本營收將達到6.1億元至6.3億元,同比增長38.96%至43.51%。按其增長潛力推算,潤本或將于今年突破10億體量。
嬰童護理,是潤本業績高增的主要支撐點。
三大系列產品收入及占比一覽,截自招股書
2020年至2022年,其嬰童護理系列營收從1.44億元上漲至3.9億元,實現翻番;占比也從32.47%上升至45.59%,成為第一大類目。
從市占率來看,2022年,潤本嬰童護理產品的整體市場份額約為1.9%,在線上渠道的市場份額約為4.2%;進一步細分,2022年,潤本兒童面霜的整體市場份額約為8.6%;兒童潤唇膏的整體市場份額約為9.5%。
招股書稱,潤本嬰童護理產品的銷量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斷拓展完善嬰童護理系列產品品類,推出皴裂膏、潤唇膏、潤本叮叮舒緩棒、防皴霜等熱銷產品。其中,皴裂膏銷量從2020 年的2.09萬瓶增長至2022年的332.59萬瓶,潤唇膏2021年、2022年的銷量增長率分別為100.77%、46.31%,潤本叮叮舒緩棒銷量從2020年的16.78萬瓶增長至2022年的276.58 萬瓶,防皴霜銷量從2020年的24.65萬瓶增長至2022年的325.83萬瓶。
潤本的精油系列產品也在穩步增長。2020年至2022年,其精油業務營收從1.26億元增長至1.46億元,不過,占比有所下滑,從28.4%下滑至17.10%。
在產品打造上,潤本與國際企業展開合作。如其潤本叮叮舒緩棒,選取德之馨舒緩原料Symcalmin、Symrelief等;又如其香茅香薰盒,產品核心原料由法國羅伯特定制開發。
02
三大平臺銷售占七成
潤本成立之初,以線下經銷模式為主;2010年,潤本開設首個線上直營店鋪——天貓“潤本旗艦店”,開啟線上的掘金之旅。
目前,潤本的銷售渠道以線上為主。2020年至2022年,潤本線上渠道對銷售收入的直接貢獻度分別為78.73%、77.72%和 78.04%。
來源潤本官方微博
在線上,潤本主要以天貓、京東、抖音為主。2020年至2022年,潤本通過天貓、京東、抖音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3.22億元、4.12億元和5.9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75%、70.77%和 69.14%,集中度較高。
天貓依然是主陣地。2019-2022 年,天貓平臺直營店鋪銷售收入金額由1.48億元增長至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6.57%。天貓、京東平臺直營店鋪的年購買用戶數由2019年537.95萬人增至2022年1041.22萬人,年復合增長率為24.62%。
2022年,潤本品牌在天貓618嬰童用品類目排名第三。根據京東官方統計數據,2020年-2022年,“潤本”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銷售額在京東“618”活動月中連續三年名列母嬰用品之洗護用品品牌前二。
潤本在電商平臺的市占率或排名,截自招股書
同時,潤本在抖音渠道的總銷售金額從2020年的141.03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1.58億元。
潤本的渠道布局,與國內大部分美妝企業相似。當前,貝泰妮、珀萊雅和水羊股份等均以線上銷售模式為主。
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產品品類與渠道情況一覽,截自招股書
潤本也在大力拓展線下。截至目前,潤本非平臺經銷商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已開發的線下渠道包括大潤發、沃爾瑪/山姆會員店、7-11、屈臣氏、華潤超市等KA渠道以及WOW COLOUR等特通渠道。
03
1000家“搶食”400億市場
據歐睿國際數據,2021年,中國嬰童護理產品市場規模已達320億元,預計2026年將增至460億元,市場潛力可觀。
目前,國貨擁有顯著優勢。以嬰童乳液面霜市場為例,凱度調研數據顯示,國貨在這一細分市場的占有率達到57%。
優勢之下,行業也極度分散。2022年,國內個護行業有約5500家企業,其中嬰童護理企業超過1000家。國貨個人護理市場前五大企業的合計份額僅約為8.9%,其中,國產母嬰護理產品中市場份額最高的企業占比僅為3.3%,集中度不高。
來源潤本官方微博
盡管如此,行業頭部企業已悉數布局,包括上海家化(啟初)、上美股份(紅色小象)、貝泰妮(WINONA Baby)、天津郁美凈等。
2022年,紅色小象營收6.55億元,在嬰童護理類目處于領先地位;WINONA Baby營收1.01億元,體量雖不大,但具備一定的增長潛力,2022年,其位列天貓“雙11”嬰童護膚行業TOP4。
2022年嬰童護理類目營收3.9億的潤本,體量雖不及紅色小象等,但亦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招股書稱,潤本股份堅持“大品牌、小品類”的經營戰略,專注于細分市場,采用差異化競爭策略,打造嬰童護理系列產品和精油系列產品,已形成良好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
隨著嬰童護理市場蓬勃發展,《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天貓兒童化妝品發布規范》等政策陸續發布,推動行業向著規范化發展。在此背景下,具備競爭優勢的頭部企業,勢必能進一步搶占市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