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西子戳破了國貨美妝的“泡沫”
來源/聯商網
撰文/小酒
花西子正在經歷創立以來最大的輿論風波。
受李佳琦言論事件影響,網友們將花西子從里到外扒了個底朝天,從“花西子到底貴不貴”,到“李佳琦傭金比例達八成”,再到“花西子研發工廠在日本”,再到“花西子20%以上營收來自李佳琦”……花西子被迫一鍵開啟回應回應再回應模式。
9月20日,“花西子公關部或集體辭職”登上熱搜,這場已經延續了10天的輿論危機又被添了一把火,也讓沉默了9天的花西子發布的致歉信顯得既不真誠,又不可信。9月26日,花西子選用發瘋文學進行公關,結果再度翻車。
一花落,萬物生。伴隨著花西子的“翻車”,不少國貨狂蹭熱度,迎來了潑天富貴。然而熱鬧背后,當一切回歸平靜,國貨美妝從這件事中又有哪些啟迪和思考?
01
花西子到底冤不冤?
面對消費者對于價格源源不斷的質疑,花西子在接受《聯商網》采訪時回應“并沒有漲價”,強調“目前花西子店內在售的眉筆只有兩款,兩者配方不同,工藝不同,成本不同,所以定價有差異,但是兩款產品均從未漲價。”
同時還介紹,“花西子做產品一直堅持創新研發、不惜成本的原則。以花西子眉粉筆為例,花西子投入了大量的研發成本突破配方工藝限制,希望能研發出一款兼具眉筆+眉粉優點的突破性產品。產品經歷了八次迭代升級,在打樣實驗近200次、經1000+人次用戶測評篩選后,最終鎖定了70%粉占比的突破型配方,突破了市面上自動眉筆粉占比極限是50%的平均水平。”
按照花西子“從未漲價”的說法,在技術不斷迭代、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客觀情況下,依舊沒有漲價,69元和89元的價格顯得非常良心。
然而,花西子的回應與事發后消費者曬出的購買記錄卻“有所出入”。
在微博“花西子眉筆漲價”詞條下,根據某消費者曬出的購買記錄所示,此前該款眉筆的價格為59元。此外,使用淘寶購物車查價功能發現,該款眉筆在90天內價格走勢出現上漲。90天前為74.17元。
注:左為某消費者在微博曬出的消費記錄;右為花西子眉粉筆淘寶購物車價格走勢圖,保存于9月15日。
據Sandalwood電商監測數據,2019年上半年,花西子線上客單價為111.6元,到今年上半年客單價已經漲到166元,近五年漲幅達到48.75%。
除此之外,花西子眉筆價格高于國際大牌也讓不少消費者質疑其“德不配位”。
眉筆代工廠廣州筆匠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眉筆成本沒有多高,零售價在百元以內的眉筆成本價甚至10元以下都能拿下。正常普通塑料材質的沒有替換芯的成本價基本在4元左右”。
另一眉筆代工廠也給出了類似意見,負責人老楊表示,“像花西子同款,材質方面和花西子做成一樣的,價格大概在4.8元/支左右。如果想要添加一些其他成分,譬如花西子眉筆中宣傳的何首烏精華、螺子黛眉料等,價格相對會高一點,但也不會太高”。
對此,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經理于劍表達了他的看法,“第一,產品定價很復雜,原料成本只是其中之一,相比日用快消品,時尚產品尤其是奢飾品,原料成本反而占比不大;第二,漲價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不能單純用成本來解釋;第三,時尚行業的產品成本量化很難,打造一個品牌的成本不單單只是原料,還要求素質更高的員工,更好的辦公場所,更好的銷售位置,而且很多成本是隱形的,比如更多的廣告宣傳支出等等,所以打造品牌的過程成本非常高。”
02
國貨為什么淪落到按克計價?
事件剛發生時,有網友曬出一張眉筆價格對比圖,圖中可見,花西子平均每g價格高達985.71元,遠遠高于植村秀、YSL、BOBIBROWN等國際大牌,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還表示花西子近年來在不斷漲價,緊接著,“花西子眉筆每克比黃金貴”徹底引爆整個輿論。
圖源/網絡
對此,于劍表示,“化妝品不能單純比較原料成本,好比某品牌包,你不能拿一千元的包和十萬元的包比較原料成本,而忽略了附加價值,這樣沒有意義。”
如于劍所言,既然化妝品的成本不僅僅局限于原料成本,為什么國人總是喜歡用成本來比較?
于劍認為這種現象和國人消費理念有關,“我們的消費理念還停留在‘物有所值’這個層面,這個‘值’,往往考慮的是原料成本,沒有考慮背后打造品牌花費的巨大成本。往深處說,有些企業也想花費重金去打造品牌,但又關心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這也是目前國貨塑造品牌面臨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彩妝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指出,目前國貨彩妝主要憑借“大牌平替”、“白菜價”、“效果不輸大牌”等品牌定位,與國際品牌展開錯位競爭來搶占市場份額。
該報告一語中的,直白說出“被比較”的其中一個可能。
在被國際美妝品牌占據主要市場的情況下,國貨美妝以低價平替為突破口,自然就會被迫陷入比價怪圈。當價格失去優勢時,國貨美妝就會面臨困境。
在某業內人士看來,換個角度看,被比較是進步過程中的必經之事。長久以來,歐美市場把控著“美和高端的定義”,因此在日本、韓國相繼推出高端化妝品時,受到來自歐美市場的國際同行的輕視,甚至還有來自本國消費者的質疑。但幾十年過去,日韓市場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代表性高端品牌,當下的中國美妝市場就是以前的日韓市場。
03
高溢價需要高品質
不難看出,國貨被如此挑剔的關鍵在于產品力的缺失。
2022年3月4日,花西子在杭州總部宣布建構東方美妝研發體系的5年規劃,并請來了專注化妝品研發30多年,享有“中國化妝品研發第一人”之稱的李慧良擔任首席科學家。同時宣布,未來5年,花西子將投入10億元,在多個產品創新、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展開布局,打造一個門類完善、技術先進的東方美妝研發體系。
目前,“5年規劃”已過一年半,根據企查查可見,花西子所屬的浙江宜格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在這期間共新增20個專利信息,其中,今年僅有3個。
總體來看,花西子162個專利信息中,外觀設計79個,占比48.77%,將近一半。
在聯商網顧問厲玲看來,高營銷是國貨美妝品牌的通病。營銷成本水漲船高,最終導致一些品牌價格昂貴,漲價也成了順其自然的事。
早在今年2月,李佳琦就曾在直播間給網友“打過預防針”:“國貨也要漲價了,現在每個品牌來開會,都說‘我們要漲價了’。”
此外,厲玲還指出當下美妝市場所面臨的困境,即歐美大牌美妝由于發展歷史、科技沉淀、文化認同等優勢,在其他國家的美妝市場中表現非常強勢,把控搶占高端市場,只剩下中低端市場供本土品牌發揮。
因此,年輕品牌選擇以收入低、喜好變化快的年輕人為主要客群,研發更適合少男少女的美妝品牌,同時能夠避開一線品牌的直接沖擊。在中低端美妝領域,日韓一直以來實力強勁,近幾年,中國的美妝品牌也慢慢崛起。此外,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市場現狀,中國美妝品牌有著消費人群多的優勢。
某業內人士則認為,我國是有條件做高端品牌的。若要縮小與國際品牌的差距,實現突圍,需要持續深造科技、持續努力進行品牌建設。
關于國貨美妝品牌建設,厲玲也提出了三個關鍵點,一是質量過關,二是營銷手段不能太急,三是要有長期戰斗的準備。她坦言,國貨美妝品牌的淘汰率很高,能做三五年的很少,像毛戈平這樣做20多年的就更少了。
寫在最后
正如厲玲所言,零售不是做一天的事情。對于卷之又卷的美妝賽道更是如此。《FBeauty未來跡》統計公開信息發現,今年一年多里,共有13個彩妝品牌宣布關停或退出中國市場。就在上個月,國產彩妝品牌卡樂說Colorpedia也官宣閉店清倉,引發業界關于中小彩妝品牌困境和整體彩妝消費的關注和擔憂。
新銳彩妝接連退場,同時資本市場也在退溫。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下旬,2023年我國國貨彩妝相關品牌產品已完成2起融資,與近五年內融資頻次最高的2021年(累計完成13起,披露融資總額超10億元)相比,相去甚遠。
對于國貨美妝來說,任重而道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