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超市的下一個增長點,藏在線下門店?
從備受資本追捧,到許多品牌被斬馬下,再到存活者的穩中求進。三年疫情后的第一年,生鮮這門生意的下一步該怎么走,是許多人想知道的答案。
01
生鮮賽道進入內卷時代
疫情之后,到家業務被無限重視,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生鮮電商的加入,讓生鮮這一賽道“卷上加卷”,除了如盒馬鮮生這些玩家,傳統商超如沃爾瑪、永輝為了搶奪這一流量資源,也都在大力布局生鮮到家業務。
2021年,在政府推出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相關政策后,各地社區超市、生鮮超市、水果店等眾多便民生鮮零售店得以快速發展,這使得生鮮商品的占比不斷提升。
近年生鮮業態代表生鮮傳奇雖然也開始了線上布局,但總經理沈華烽卻依舊認為,線下實體店才是生鮮零售的根本。
這是由于消費者在線下可以直接觸碰到實體商品,在感官上能夠對生鮮獲得直接認知,這種體驗對購買的促進是線上下單無法比擬的。
但很多生鮮超市普遍面臨的難點是,生鮮商品損耗快以及門店經營成本高。
02
生鮮超市痛點亟需解決
我們知道對于生鮮超市來說,最影響顧客購買決定的,就是生鮮商品的新鮮度。
由于生鮮的品類繁多,一些蔬果類、肉類、海鮮類等商品都具有鮮活易腐、不耐貯運等特點。
商品保質期短、陳列儲存要求復雜,導致生鮮商品上架時間越長,損耗越高,利潤也就越低,所以必須在進貨、儲存、銷售等環節做好鮮度控制和經營管理,十分考驗門店后端的供應鏈體系。
除了后端供應鏈,還有一個不可忽略前端場景,收銀。
與其他零售業態相比,生鮮超市的收銀場景較為特殊,生鮮商品和散裝商品需要進行單獨的稱重計價、貼條碼標簽后才能到收銀環節。
本來一步到位的收銀得分幾步走,要是再趕上客流高峰,那隊伍得排到“十萬八千里”。
購物的流程越繁瑣,排隊的時間成本越高,顧客就越容易流失。
很多顧客會因為等待時間過長而放棄購買,甚至是把已經稱重的商品扔在收銀臺附近后離開,這樣不僅增加了揀貨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商品的損耗率。
有的生鮮超市為了避免隊伍排成“長龍”,會多添置幾臺稱重機再配合人力,但這對極度講究“人效”的零售企業來說,只增加了設備和人力成本,實際效益卻并沒有得到顯著提升。
歸根結底,如何通過一點一滴的細節,讓門店真正把口號式的降本增效落實,積少成多,正是生鮮超市的下一個增長點。
03
重構數字化戰力實現增長
對生鮮超市而言,要想捕捉前后端的運轉細節,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借助數字化的力量是必由之路。
通過數字化梳理重構自身業務鏈路,接入科技帶來的數據智能化、流程智能化,從而完成數字化升級。
此次,科脈受邀出席由聯商網主辦的2023中國超市周活動,帶來了科脈生鮮行業全渠道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生鮮零售商家打造高效的供應鏈系統,讓生鮮采購、配送、分揀業務全流程智能化,從而降低采購成本,提高生鮮商品的品質和新鮮度。
不同于傳統生鮮商品管理方式,科脈采用生鮮專用的毛利核算方法,真實反饋生鮮經營結果,幫助商家建立生鮮損耗管理體系,全面記錄商品的損耗情況,讓生鮮損耗管理更簡單。
科脈生鮮行業負責人、科脈生鮮研究院負責人李敏娟現場分享
在此之外,科脈還帶來了與硬件合作伙伴廈門佰倫斯合作研發的稱重收銀解決方案,科脈CloudPOS+AI智能稱重收銀一體化方案。
它將生鮮商品稱重場景與收銀場景直接融合,并通過AI強大的算力及超過4000+生鮮散裝SKU的覆蓋,做到快速準確地智能識別商品、自動稱重、自動計價、自動選擇,實現了秒級響應、秒級收銀、極致效率。
科脈創始人、董事長曾昭志分享CloudPOS+AI智能稱重收銀一體化方案
科脈CloudPOS+AI智能稱重收銀一體化方案對生鮮門店來說,有著四個最質樸但卻最核心的價值:省成本、提效率、少費心、增體驗。
整個收銀一體化方案讓稱重計價環節無縫融入到收銀過程中,從而革新了商超收銀流程,徹底告別了傳統的編碼、稱重機、條碼標簽的時代。
寫在最后
生鮮的競爭在當下已是全方位的競爭,無論是供應鏈能力還是門店能力,無論是到家業務還是到店業務,都需要生鮮零售企業們下足功夫。
數字化帶來的是全新的零售模式轉型,是門店運營模式的變革,這都將對提升企業在當下環境的零售競爭力,降低運營成本產生重要作用。
科脈作為一家服務于泛零售產業的數字科技服務商,24年來一直秉承著“用數字科技陪伴企業持續成長”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泛零售產業數字生態。
在未來,科脈也將繼續幫助更多的零售商家重構數字化戰力,保持持續增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