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布局大模型,多媒體算法負責人牽頭
來源/36氪
撰文/邱曉芬、竇軒
互聯網大廠AI大模型之戰風起云涌,小紅書也加入戰局。
36氪從多位獨立人士處獲悉,小紅書從3月份起籌備了獨立的大模型團隊,核心員工來自廣告業務的NLP技術團隊。目前該部門在內部為保密狀態,在員工系統里也被直接隱藏。
據36氪了解,小紅書大模型團隊的負責人為張德兵,薯名為“宇塵”,能成為小紅書大模型負責人,與其在視覺算法上的經驗不無關系。
在負責小紅書的大模型之前,張德兵曾擔任過一年的小紅書智能多媒體算法負責人,主要負責AI和音視頻算法方向。在更早期,他還在快手擔任多模態智能創作組負責人,負責視覺相關的算法研發。
除了成立大模型團隊以外,36氪了解到,小紅書內部還有多個獨立部門同時推進AIGC方向的落地探索。今年4月份,小紅書還悄然上線了一款名為“Trik”的AI創作應用,主打AI繪畫。
Trik主界面
從頁面上看,這款APP分為創作和廣場兩個板塊,用戶上傳自拍和風景照片之后,后臺的AI算法將自動生成藝術創意圖。
作為內容公司,小紅書布局AI大模型并不難理解。
在PCG和UCG的時代,大部分互聯網內容公司,基于AI算法推薦進行信息分發,小紅書的內容生產方式也以算法分發的UGC圖文和視頻為主,并依托內容衍生了以內容商業化為主、電商為第二增長曲線的營收模式。
而進入AIGC的時代,基于深度學習的大模型將極大提升內容生產的速度和數量,原有的內容生產與分發方式將被顛覆。大模型火熱之后,小紅書上出現大量“如何用ChatGPT生成小紅書文案”的帖子。一位行業人士向36氪表達了擔憂,“ChatGPT在C端的一個常見應用是做攻略,普及之后誰還用小紅書種草?”
小紅書自然不想錯過AIGC時代的變革。
在小紅書技術團隊此前發布的一篇訪談文章中,小紅書商業部技術基礎NLP建設負責人秋哥就提到,ChatGPT寫軟文的能力很強,“風險得先預防起來”,需要探索“怎么讓ChatGPT+小紅書=小紅書plus”。
當然,小紅書也有涉足大模型的驅動力。小紅書的社區內容生態當中的內容量多樣且豐富,包括上億級別的圖片內容、筆記、用戶評論、短視頻。而這也為自然語言處理、AI輔助內容生成提供了多模態的數據基礎和應用場景。
在公開訪談中,小紅書大模型負責人張德兵也提到,文本、視覺、語音、音樂,任何兩種模態的遷移和轉換是當下重要的研究方向,比如:電商場景下的智能客服、搜索場景下對用戶筆記更精確的理解、在智能創作場景下對用戶素材的智能配樂/文案生成/跨模態的轉換和生成創作等等。
“小紅書承載了不同模態的內容,這些模態如果可以讓創作模態大幅度下降,讓用戶記錄和表達自己的生活的時候,能夠根底成本、更加快捷,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方向。”張德兵說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