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否認美國對沖基金Coatue投資
來源/36氪
撰文/任倩、徐牧心、楊亞飛
「暗涌Waves」獲悉,美國對沖基金Coatue近期投入了新式茶飲品牌霸王茶姬,投后估值30億人民幣。
據悉,這輪融資主要為老股東參與:除Coatue之外暫無其他新增投資人,其老股東包括琮碧秋實、XVC等。根據彭博最新的消息,包括霸王茶姬在內的6家中國奶茶連鎖店正在考慮海外IPO。
對于上述融資消息,霸王茶姬方表示否認。
同樣作為有著國風特色的奶茶品牌,霸王茶姬的成立要略晚于茶顏悅色。但在過去兩年里,霸王茶姬的增長迅猛:截至2022年底,其直營門店規模從425家增長到1100家,增長率高達133.4%。海外門店方面,霸王茶姬已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開出70多家門店,還曾公開表示2023年將加速這一進程。知情人士告訴「暗涌Waves」:霸王茶姬預計今年利潤為2~3億人民幣。
作為投資方之一的Coatue,在新消費品上多有布局,單在新式茶飲上就集齊了三家:喜茶、古茗,以及霸王茶姬。同時它還是Manner咖啡的投資人之一。
對Coatue來說,這筆投資或許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對以Coatue為代表的典型美元基金來說,這或許已經可謂一筆偶然了:過去半年,多數純美元基金幾乎停擺。
比如與Coatue師出同門的老虎環球(Tiger Global)——這個曾認為擁有造雨人效應(Rain maker)的基金,據「暗涌Waves」了解,在去年老虎環球遭遇大范圍回撤之前,其正準備在上海開新辦公室,中國掌門人王鵬飛當時有兩個HC,其中一位定位為硬科技投資負責人。但最終招聘暫停,原團隊中也有部分人員離開。同時,常駐美國、在老虎環球負責中概股(二級市場)的雷環中,也于去年離職。
在一位接近老虎環球基金人士看來,盡管現階段來看還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此番調整可以反映其“戰略性縮減”的動向。
只此一例,便能窺得在華美元基金的當下生存實況。
2022年夏天,「暗涌Waves」曾報道過美元基金行業的人員動蕩,當時的標志性事件來自于個別頭部基金的裁員消息。但在過去三個月,動蕩已經蔓延到全行業的全鏈條。
最近的消息是,“一家聲稱要裁掉美元時代招聘的所有員工的美元基金”。這一舉措的邏輯是:“內部將全面轉向硬科技賽道,薪資體系按人民幣的來。”「暗涌Waves」曾向其求證,對方表示:“是行業正常的調整和換血”。
另一則消息來自一家VC 2.0時代的知名基金。該基金的裁員傳聞在坊間已流傳了數月,大致是首先裁撤一部分中后臺人員,其次對前臺團隊也做出架構調整。此前一兩年,這家機構在募資上尤為出眾,因而其團隊擴容顯著,關于它給出的薪水也時常成為行業傳說。
除了典型如以上兩家,你能叫上名字的美元或雙幣基金,鮮有人幸免于這一輪人員調整。而且,這些消息總是最先出現在小紅書上——也是一些投資人轉業后的新陣地,總是以聊天截圖的方式曝光。據我們了解,除了個別是捕風捉影之外,多數信息的真實性較高。
多位獵頭對我們表示,去年VC優化的核心是年輕層,但今年會牽涉到VP、甚至MD(董事總經理)級別。在一家機構里,MD已然是核心骨干,他們基本是機構在某個領域上的話事人。
還有機構選擇并入他家。7月18日,Ares,一家被譯為戰神管理公司的美國另類投資公司,宣布100%收購凱欣資本(Crescent Point)。作為一家活躍度不太高的外資基金,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凱欣資本其實在中國也曾多有出手,集中在消費領域:微盟、花生好車、青客公寓、云集、云徙科技等。但事實上,自2021年之后,凱欣在中國就再沒有出手過。
以上或許只是微觀表現。但有一份來自標準普爾的數據顯示,純美國私募股權和風險資本2022年向中國投資了70.2億美元,較2021年的289.2億美元大幅減少76%,是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
一個需要交代的背景是,美國市場2022年全年的VC投資活動較2021年也有著嚴重下滑。Pitchbook報告顯示,全年風投基金總交易額為2383億美元,較一年前的3447億美元也下降30%。
另一組數據更為直觀。根據IT桔子實時統計,國內市場中的美元基金2005年的投資交易金額僅為60億美金,這一數字在2018年和2021年達到頂峰——都近乎800億美金,又在此后急轉直下:2023年至今僅為157億美金。
歷年美元基金投資交易數量和金額
最近,在一篇名為《美元投資人怎么成功轉硬科技》文章下,被置頂的評論寫道:“對一家美元VC來說,同樣10萬/月的投資人,換一個6萬/月的人民幣投資人,后者投了5-6年半導體/新材料,薪水double了,但仍比10萬降薪30%更劃算,更忠誠,更賣力,直接帶來全行業最top的認知和項目源。如果你是老板,你選誰?其他家只是還沒動刀而已。”
過去一年,已經有美元投資人相繼離開:有做自媒體的、有回家繼承家業的、有轉戰CFO的,也有去國資平臺的,等等。但他們會面對的一個普遍尷尬是,昔日的高薪水(比如相傳國貿某外資PE的VP就能年薪超80萬美金),可能是多數產業和國資平臺難以承載的。
當然由于投資行業的后延性特征,無論是基金的進退,還是人員的流失,大多不會在極短時間內發生。
今年年初,伴隨著GPT的爆火,消沉已久的美元基金一度大為振奮,甚至有人放出“可以再干15年”的豪言壯語。但伴隨著國內AI的暫時性低迷,這場投資人口中的“范式革命”又快速蒙塵。
很多年前,有一篇膾炙人口的、書寫達晨創投的特稿叫《學習紅杉好榜樣》。但在今年5月,80億新基金首關后,肖冰對媒體說:時代的鐘終于擺到了人民幣GP這一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