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變了,95后、女性用戶成為關鍵
出品/聯商網
撰文/拾一
十年前,如果提起戶外運動,人們首先想到的多是登山、攀巖等,彼時的戶外運動還是屬于少數人的小眾愛好。
而最近兩年,戶外運動變了。
如今說起戶外運動,浮現在人們腦海的畫面,變成了市中心河道上的槳板、足球場上的飛盤、郊區小河邊的路亞、社區廣場上的陸沖……
近年來,無論從參與規模、人群結構、消費力,以及專業化程度,戶外運動均進入新增長階段。
涌向戶外的年輕人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正是戶外運動、踏青出游的好時節。
來自的杭州的90后帆帆準備周末和閨蜜去露營。“不是很復雜的那種露營,帶上小帳篷、露營毯之類的必需品,再準備點食物,也不用去很遠的地方,太子灣就不錯,還能放風箏。”帆帆表示,從去年開始,她就愛上了這種“輕”露營的方式。
拋開瑣碎生活的牽絆,親近自然、追尋自由,和帆帆一樣愛上露營的年輕人還有很多。
事實上,不止露營,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年間在長線旅行受阻之下,飛盤、露營、騎行、垂釣等諸多戶外運動都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最潮流的休閑方式。尤其在去年,更是頻頻占據了社交平臺的各種話題榜單。
與此同時,逐漸走向大眾的戶外運動項目也呈現出細分化的趨勢。雖然戶外運動熱的背后都是由年輕人舉大旗,但是從性別、年齡段、性格等因素進行分析,不同戶外運動項目的參與人群結構其實各不相同。
京東運動數據顯示,從參與人群結構來看,騎行產業高端品牌的主力消費人群集中在90后和95后,新用戶增速高達近10倍;具有近自然、重社交、休閑放松屬性的露營活動則對女性的吸引力更大,近3年女性用戶消費力提升超2.5倍,超過了男性的1.8倍。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被視為“中老年休閑標配”的垂釣項目,近幾年在年輕群體中悄然興起,近4年間26歲以下的垂釣消費人群數量增長了4倍。
從專業運動到潮流生活方式
戶外運動的走紅時機及原因很難用一兩句話來概括,但疫情的影響和社交平臺的助力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受疫情影響,在過去的兩三年間,室內消費空間的受限,與此同時,長線旅游同樣難以成行。在這種情況下,出于人們對大自然的天然向往,便激活了戶外休閑的潛能。
自稱互聯網大廠“社畜”的安麒表示,喜歡露營的人都是想擁抱大自然的,“對于我們這些忙碌的來說,露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放下日常生活的焦慮,回到網絡時代之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向往已久的自由,為自己好好充個電。”
與此同時,一些戶外運動所包含的社交屬性與時尚屬性,讓不少人愿意把戶外運動中帶來的滿足感,分享到了各大社交平臺。在小紅書上,以“戶外運動”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筆記已經超過百萬。抖音上,“戶外運動”相關話題播放量也達到46.5億次。
而這種分享,又會吸引更多人“入坑”,曉峰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曉峰并不是一個熱衷于運動的人,反而有些“宅”,但一次偶然的機遇,他在網上被種草了飛盤活動。他說:“或許是疫情期間去哪兒都不方便,實在被動宅太久了,初次接觸飛盤活動時,那種在草坪上飛躍,大汗淋漓的感覺讓我覺得非常釋放壓力。”
與此同時,可以發現社交平臺上,除了分享戶外運動的經驗、安利裝備外,還有不少穿搭、時尚、美食等泛潮流圈層的用戶分享嘗鮮體驗、出片心得等,這極大擴充戶外內容的類型與范圍,用戶關注重點從運動效果向休閑娛樂、社交互動傾斜。
無論從年輕人參與戶外運動的原因,還是他們參與戶外運動的項目上,都不難看出,與傳統硬核戶外相比,年輕人更加青睞一種輕量化戶外。甚至于,戶外運動不再只是專業運動形式,而是轉變為了一種潮流生活方式。
戶外運動消費新趨勢
從小眾的圈層運動走進大眾視野,戶外運動風潮的崛起,也直接帶動了戶外運動相關產品銷量的提升。
以露營產業為例,《2022-2023年中國露營行業研究及標桿企業分析報告》顯示,我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和帶動市場規模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22年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到1134.7億元,同比增長51.8%;帶動市場規模為5816.1億元,同比增長52.6%。預計到2025年,我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將達到14402.8億元。
正如前面所說,如今的戶外運動無論是在項目本身,還是專業程度、參與人群上都愈加細分化。因此,這些熱門戶外運動的消費也呈現出了一些新趨勢。
例如,在公路車項目上,京東運動數據顯示,參與人群趨近專業化,更多人開始關注車圈材質和車架材質,所以高客單的公路車備受青睞。而在徒步運動上則恰恰相反,呈現“泛戶外”和城市通勤化雙趨勢。比起追求專業性,人們在服飾選擇上更在意設計感和融入多場景的百搭性,在日常休閑穿搭的基礎上,露營風、山系、工裝風、Cityboy等個性化設計走熱。
在垂釣項目上,年輕垂釣族對簡潔輕便、綠色環保的路亞釣法青睞有加,因此路亞場景銷售近3、4年間增長均速50%以上。
更受年輕女性喜愛的露營項目則呈現輕量化發展趨勢,“輕便露營”逐步替代“精致露營”,天幕、野餐墊、營地車等產品銷量較歷史翻一番。
整體來看,專業化、功能化、輕便化、設計感成為這些熱門戶外運動的消費新趨勢。
雖然戶外運動快速從冷門走向大眾,有著疫情等因素的推波助瀾,但不少業內人士依舊看好戶外運動未來的發展前景,“習慣與興趣已經養成,疫情的消失并不會影響戶外運動的進一步普及與發展。”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未來10年都將是產業的黃金發展期。深度了解項目參與人群結構、洞察消費者差異化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完善戶外運動配套設施成為關鍵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