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來總裁班分享(一):企業要先治病,再掙錢
10月16日,聯商東來總裁班第一期在許昌正式啟幕。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100家零售企業的董事長及總經理等“一把手”相聚許昌,深入學習胖東來的商業理念和經營哲學,與東來哥一道,推動商業向善,共赴美好之路。
這100家企業涵蓋了零售商、供應商、服務商等領域,涉及百貨、超市、便利店、餐飲、酒店、汽車等眾多業態,不但有國內的頭部商超和區域零售巨頭,甚至有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華人零售企業參加,覆蓋區域之廣,影響力之大,實屬空前。
東來哥曾公開強調,胖東來的成功秘訣在于“道”,而不在“術”。學好胖東來的關鍵,在于企業“一把手”的悟“道”。此次總裁班,東來哥親自傳道解惑,與“總裁班”學員展開面對面的深入交流。
在16日上午的分享中,東來哥提出,做一個行業,需要真心熱愛,而不是借此證明自己。許多人自認為是偉大的企業家,但捫心自問,他們可能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名利和榮耀,在利用員工。企業經營不好,是因為團隊還不成熟,需要先治病再掙錢,企業家也要學會用快樂、悠然的心態工作,而不是整天鉆在錢眼兒和面子里跟別人競爭,內卷、相互傷害,讓更多人因此走向痛苦。
以下是東來哥分享(一)全文(經聯商網編輯):
辛苦大家跑這么遠,先說說心里話吧。兩年前也是在這個廳,我跟相民(注:聯商網副總經理程相民)在賣場見到,聽說聯商網在這兒開培訓會。
我知道到胖東來學習參觀的人比較多,所以到會上看了看,希望能給更多的同行分享更多的經驗,讓大家少走彎路,能更幸福地生活。后來相民說有很多企業,想讓我跟大家分享,我們就在這里辦了一次私享會。那一次跟龐總(注:聯商網董事長龐小偉)認識了,之前我沒跟他見過面,但是見面之后都感動落淚了,因為善良、真誠。后來他又來找過我幾次,希望我把這種美好分享給更多的人,于是成立了聯商東來商學院。
基本上12年前,我就有這樣的想法和規劃了,因為我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就是希望更多人有美好的生活。當時我想,將來有機會的時候,我就在當地能容納1000人左右的電影院里,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出來跟大家分享,都是免費的。但是有一個問題不好辦,到底怎么界定每次分享的群體。
所以我愿意去跟聯商網合作,因為這些文化理念太寶貴了,我喜歡向更多人分享。雖然這些內容是免費的,但是相關的工作人員,包括我們需要做的很多事情,這樣一個組織需要費用來維持。
我在聯商東來商學院帶了12家企業,后來到了聯商才知道,聯商還是一個上市的小公司,看到他賬上還有八百多萬塊錢,我說聯商在杭州工資這么低,所以直接建議把錢給員工分了,龐總就直接把那800萬給分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希望媒體不是一個盈利的平臺,媒體應該是傳播美好的,它的價值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是用精神來衡量的。
我非常希望中國能有像諾貝爾、奧斯卡這樣的獎。如果聯商能成為這樣的媒體平臺,做這樣的獎項,而不是誰掏多少錢,隨意地把獎頒給誰就行了,是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真誠的獎杯,用五年時間在國內成為值得信任的媒體平臺,用十年的時間走到亞洲,用二十年的時候走到世界,讓每一個得到這個獎的都是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人,包括在商業、制造業、金融業、服務業、教育行業等等。哪怕是掃廁所的,一樣可以擁有獎杯,只要他是高尚的,能為社會能帶來思考的:人與人之間到底應該怎么相處?應該怎么去活?
我的真誠,不是我本性如此,是因為受到了先進文化的熏陶。這些文化不是我發明的,是世界上幾千年以來,像蘇格拉底,像柏拉圖,像亞里士多德,像黑格爾,像莊子,像老子,像王陽明等,為了人類的平等、自由、博愛而付出努力的人,是他們創造的。我知道這是對的,我就學,堅持這樣走,才走到了今天的胖東來。
這些理念,其實跟我們傳統的生活習慣是完全不同的,放棄糾結、痛苦、無奈,更多的是對生命的贊美。這樣的生活狀態,其實我也做不到,但是我理解。
到意大利旅游的時候,我說我們中國人追求幸福,導游說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人不就應該是幸福地生活嗎?這是思維上的不同,所以很多方面對我的觸動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相處最大的收獲不是生意,而是生命的覺醒。因為我們還不懂得生命的意義或者生命的活法,這是傳統文化形成的習慣,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所有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我跟種子班的12家企業接觸不知不覺已經有一年半了。原來我想一年一家企業走兩趟是可以的,但其實非常辛苦,一年總算把12家企業走了一趟。如果我再這樣每年招幾家學員,那我都累死了,完全不是我的生活,沒有自由了。所以我想干脆用另一種方式,用總裁班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也能輕松一點。這樣的情況下,每次就三五天,不至于會非常累。
自認是企業家,其實是吸血鬼
想做成一件事情,是要靠自己的,無論難不難,你想做就能實現。因為我是做零售的,二十多年前開始做生意的時候,我就非常堅定地向家樂福學習,因為家樂福的法國浪漫色彩讓人心生向往,所以希望自己也能過成那樣。
但中國的企業家基本上是為民族而做的。那你的產品如果走到國外去,要怎么宣傳呢?企業應該是造福人類的,不是為了哪個民族、區域、群體,而是要推動人類的進步,為人類帶來美好。到今天為止,我認為國內沒有一個真正健康的企業家,更多的是英雄式的企業,承擔使命但沒有體現人性的光芒。怎樣讓人活得更加美麗、更加自信、更加真實、更加單純、更加陽光、更加輕松、更加自由,我們沒有去思考過這些問題。
早期我心目當中的企業家,最喜歡的像韋爾奇,因為他很灑脫。中國企業都在談市場份額,但是世界級企業的格局談的是怎樣為人類和人類的生活帶來美好。在座的每一位自我認知都是企業家,但其實我們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吸血鬼。為什么叫吸血鬼呢?因為在老百姓心目當中,我們是資本家,資本家不就是吸血鬼嗎?
我們做那么多慈善,安排那么多下崗職工、人員就業,上交了稅收等,就認為自己是偉大的企業家。但是我們從心里面是想讓我們的員工過得幸福嗎?我們心里面有員工嗎?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在利用員工,為了自己的名,為了自己的利,為了自己的榮耀,為了自己所謂的美麗人生和成功,我們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虛偽,最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原來是吸血鬼。
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有沒有把員工當人看?會不會關注員工的生活?員工的工作狀態、生命狀態?我們只想把企業做大,因為這樣的選擇,導致我們整天都很累,要操心,還害怕。操心未來企業發展怎么樣?盈利情況怎么樣?專業怎么樣?競爭怎么樣?社會關系各個方面怎么樣?把心思都用在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面了。
甚至中國的14億人當中,包括各行各業里,對自己的事業,發自內心地喜歡的,能找出10個人嗎?大多數人都被虛偽支配,被名利、榮耀、利益等本身不能為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的東西左右了。
先治病,再掙錢
很多企業家從早上到晚上整天都是工作,沒有休閑。一問都說不放心,出不去。我跟種子班的12家企業接觸了半年以后,進行了調整,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出去了,這是工作態度的一種轉變。因為原來想著要怎么把企業做大,做得比別人更優秀,現在只想怎樣把企業做得健康一點,所以不去發展了,也不開店了,沉淀下來,把不好的給店它關了。
把這個欲望降低一點,掙的錢也夠花了,就像在座的企業家,都不缺錢,拿1000萬,買個幾百萬的車,去什么地方玩不行啊。但是你們不會這樣做,你們會把這1000萬搞到店上,變成企業,變成設備,哪怕賠掉了,也不舍得去讓自己快樂。所以不快樂不是因為沒有錢,是因為你沒有懂得什么是想要的生活,總害怕失去客戶,失去市場,失去尊嚴、面子,這就是生活方式的差異。
前幾天有一個搞醫學的,我跟他說你的醫術非常精湛,但是整天從早到晚只顧看病是不行的。為什么呢?他不懂生活,只能醫別人身體的病,但不能醫別人心靈的病。在行醫的過程當中,要關心患者,給他講為什么得這個病,是不是太勞累了,是不是情緒不好,是不是欲望過大了,是不是生活方法不對等等,找到他真正的病因在什么地方。如果自己整天都活得這么辛苦,能發現這些嗎?
我知道有的企業家晚上兩點睡覺,早上六點起床,一天休息四個小時,像機器一樣。如果每個人都這樣,那我們的生命還有什么意義呢?中國很多企業家不都是這樣嗎?即使有的非常輝煌,最終還是一場空,特別是那些負債累累的,不但讓自己痛苦,也為社會帶來很多負擔。
所以我們要和聯商網共同來托起這個美好之路(由聯商東來商學院出品的《美好之路》聯商書城有售,歡迎點擊書名訂購),有這樣一個平臺,有讓更多優秀的企業家,更多有思想的人,更多品德高尚的人來為大家分享生活和做企業的方法。
胖東來的工作方法,不是這一次會議能理解的,可能我跟你講十天你也理解不了,只有你去做。這個做法也很簡單,就是體制,打個比方你一年掙多少錢,應該分多少錢。為什么要分錢?因為你的團隊現在不成熟,沒達標,要先把病治好,先健康了,再說掙錢的事。
追尋幸福,成就美好
今天來的各行各業都有,裝飾行業,制造業,教育培訓行業,但你真正懂你的專業嗎?不懂。因為每個專業到最后的深度都是走向美好,走向藝術,走向哲學,為人們帶來幸福的啟迪。
當你從職業當中能看到、感覺到喜悅,并創造出美好的結果,你就會非常贊美你的生命,這就是藝術;在這個狀態下,你就會理解人性、思考人性,開始進入哲學的層面。但是現在更多人思考的都是生存層面,怎樣把我們的企業做得更好,可能直到60歲都還在奮斗。
方法對了,企業運營起來就簡單多了。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要找到做企業的方法。我們要明白為什么來做企業?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隨著環境,隨著競爭,隨著市場,隨著感覺不知不覺地做企業,生命的時光也不知不覺地慢慢逝去,走著走著就忘記了初心,太多人都在變。
沒錢的時候,我們想有錢是幸福的。現在有錢了,反而心更累了,頭發白了、禿了,晚上睡覺甚至要靠安眠藥去平衡,是不是太悲壯了?因為如果搞不清做企業到底是為什么,將來會很累,不僅把自己搞得非常痛苦,甚至傳給孩子的也不是財富,而是他無法駕馭的災難。
在胖東來,正在慢慢建立這些系統,引導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或者做長輩的,或者企業家本身,過好自己的生活,了解發達國家的法律、人文、生活方式等,有好的就用。比如教育方式,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希望孩子能考上北大、清華。當我們懂得幸福時,就會想學習最好是什么狀態?考50分就行了,不用太多了,太多了將來腦子都固化了,好的東西就進不來了。
以前我什么都不懂,也沒上幾年學。在99年的時候,我說要做一個偉大的人,因為我心眼兒小又想不開,做一個偉大的人,最起碼不那么糾結。同時,做偉大的人就可以把我身上好的經歷,好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讓這個社會更美好。那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個神經病,但是我就這樣做著,不知不覺從99年到現在已經24年了。那時我想到50歲以后要開始傳道,今年我58歲了,其實在我開始有傳道的想法的那一刻,這件事情就已經開始了。
只是那時候我心目當中的榜樣是雷鋒,是焦裕祿,我希望是奉獻的。到03年開始思考,奉獻自己,造福大家不是我想要的東西,我想要的是尊重我的下屬,下屬尊重員工,員工尊重顧客。后來我發現她們沒有這種想法,有錢了就會膨脹,錢不能讓他們幸福。
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呢?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成就他們的美好呢?隨著社會的發展,我接觸了西方文化,也更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所以胖東來其實不是一個企業,我一直把它當成一個學校,試圖用理性的方法來改變奴性,實現個性。我不想像魯迅一樣只是吶喊,也不想像孫中山一樣去革命,我想用一種理性的方式,做母親的好兒子,幫助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走向美好。
但這條路真的是非常的艱難,非常非常地艱難。
體制決定生存
我的辦公室建了一二十年了,我在辦公室辦公的時間,加起來估計2個小時都沒有。很多人好奇東來哥整天吊兒郎當的,天天玩這個玩那個,企業還做得有模有樣的。就像演電影一樣,我們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是企業家,辦好企業家的事情,下面有總經理,總經理做總經理的事情。就像好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好的體制,從法律、制度、人文等方面相互成就又相互制約,大家向共同的目標努力,胖東來也是按照這種思維去做企業。
今天的胖東來雖然跟我們的目標差距還很遠,但是已經有很多方面跟大家的日常認知完全不同了,就是靠體制走出了傳統,基層人才都是通過公開競聘,用民主的方式選拔,而且有民主評議,也就是無記名投票。這并不是走過場,比如一個管理層手下有10個員工,10個員工進行不記名投票,有2個不認可你的,基本上你就該下課了,因為這些是真實意見的反饋。
胖東來在生存階段的優勢就是體制,體制就是分配政策,分配政策好,員工愿意干,那企業經營生存就不成問題。而如果我們想做一個行業的標桿,就要去學習。簡單就是最大的智慧,看到好的就去學,哪家技術好?哪家對人好?哪家組織管理比較優秀?跟榜樣學習能進步得更快。
沉下心來,用心做
認真做一個行業的時候,其實輕易就能成為世界上的優秀企業,不過我們的心一般靜不下來。我不是專業做超市的人,現在卻把超市做成像榜樣,為什么呢?這是文化的力量。這些力量,你們不一定能聽得清,需要到胖東來的賣場、辦公室、物流中心里去慢慢感受。
如果我們用心做,一個單品做好了,就可能富可敵國。可口可樂、紅牛、奧利奧等,老百姓都有需求。就像我們的大月餅,我吃著真的一般,但是就那么火,很多人都通過關系來要,這里可能就是有一種想象,是人們對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品牌的好奇。最多的時候,一天幾萬外地人到許昌來,參觀胖東來能看到什么?能感受到就是真誠。
我們這么多智慧的人,每個人性格都是非常要強的、精力充沛的,都是社會的主力軍。但是我們在社會中到底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身上這么大的潛能是為這個社會帶來溫暖呢?還是為這個社會帶來煩躁呢?
我跟大家談做企業,談人生的時候,為什么叫生命的覺醒?因為當我們拒絕束縛時,我們活的是內在的力量。我去愛一個人、愛一個行業,先問問自己值不值得對方愛?做超市的,配做超市這個行業嗎?心里面真的是喜歡嗎?不是,很多人只是想通過這個行業來證明自己,來獲取利益。不是愛,又怎么能把心靜下來沉入去了解,去研究?
以裝修為例,考慮要買什么樣的房子?格局是什么樣的?首先要自己喜歡的,但是多數人規劃的時候首先的是考慮照顧這個、照顧那個,哪個是孩子房間,哪個是父母房間等等。在胖東來,我們是不提倡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因為沒有自由,你要是情況好,就幫助父母,給父母買個房子;如果沒有,父母靠他自己就行了,父母的自由也是需要尊重的。所以在打理家的時候,我們的裝飾要從精神層面到生活層面,從人性角度去思考,什么樣的風格,什么樣的材料。
“除非世界大戰了,再叫我加班”
如果我給現在的胖東來團隊打分,100分最多打10分,以前是0分,因為現在他們還做了一些產品,所以我說給他們打10分。如果10分的標準都能生存得這么好,那達到50分呢?胖東來往前再走3-5年時間會發展得更好。上個月開始,胖東來的平均工資最低達到了7000元,這是交了社保以后拿到手里邊的。如果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我估計胖東來員工的最低工資水平可以到1萬元;還有這么多的休假;上班時間現在是7個小時,將來要實現6個小時。我們對標的是瑞士,雖然目前做不到像它那樣,但是正在靠近。
所以,我們企業家得先活得圓潤起來,活得輕松,開始有歡樂、有享受,生活里出現音樂、詩情畫意、休閑、陽光。我希望你們能明白胖東來的這種做法,然后為你們的企業帶來變化。今天的一百家企業里,有二三十個企業家能覺醒,就可以慢慢帶動其他的企業改變。我相信有的現在已經做到了,現場估計有七八個企業是希望了解胖東來是怎么實現更好的生活狀態的,當然,也包括技術。
也有很多企業會覺得實現不了。種子班的學員企業以前也覺得自己都出不來,放心不下業務,調整之后,現在出來十天半個月都沒問題。我領著他們出去玩的時候,到高原無人區,到青海,有人之前都沒去過。如果我們的企業家能風雨無阻地在禮拜六禮拜天休假,無論發生什么,除非是非常嚴重的事情,比如世界大戰了,那我加個班,其他的不要找我,我在休假。休假是人性,是高于使命的。
人性當中是什么?是道德,如果你超越道德,你就是不道德的人,是人格品格的問題。所以加班是不道德的,這就是對人性的理解。
企業就像家庭,需要感情和尊重
世界這么大,你要出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而不是整天都在事業當中。如果你只是為了事業,就沒了生活,沒了生活就沒了家。現在有幾個企業家是有家的?沒家,那個家是空洞的。因為你只是在家里睡睡覺,家只是個旅店。家應該是心靈的寄托,是讓心靜下來、放心的地方,回家是非常圓潤、開心,非常甜蜜、喜悅的。但我們回家是這樣的,沒有交流,上床看看手機睡覺,早上一刷牙,一吃飯,“我去工作了”。我們愛我們的家嗎?我們尊重我們的家嗎?我們跟我們的家有感情嗎?這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東西。
做企業就像經營家庭一樣,企業經營不好,肯定是團隊不成熟;團隊不成熟就先成就團隊,根據自己企業的能力,先讓大家愿意干;然后再確定方向;方向有了找方法,方法只要對,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沒有那么復雜。
團隊流失率高怎么辦?是因為團隊看不到未來,感受不到尊重,感受不到希望,所以魂和心就不在了。留住他的心就行了,根據你企業的經營能力,體現出真誠,掙的90%都給大家分了,大家是不是有希望了?員工收入在行業里,在所處的城市里最起碼要說得過去。前天我跟一個制造業的大型企業聊天,他說員工工資4000+不少了,我說制造業的員工工作那么單調枯燥,整天看著機器,工資至少要在8000到1萬之間。如果不是這樣,體現不了對人性的尊重。
員工愿意干的時候,品質就上去了,品牌有了,有些商品一上架就賣空了。只要利潤合理,就永遠是市場找你,而不是你找市場。世界這么大,需求是很多的,只是我們不懂,老是在內卷,競爭價格,最后把價格競爭到產品、質量什么都做不成。
用快樂、悠然的心態工作
無論是各行各業,要真正發自內心的,想到做企業要快樂,要為了幸福而做。在座的企業家們,掙的錢足夠買一棟帶花園的房子,再買一輛車子,來享受生活。但我們并沒有,是因為我們不懂生活,所以我們有這么多錢還過得不是那么悠然,不是那么浪漫。開10家、20家、50家,甚至1000家、1萬家門店又怎么樣?還不是一天吃三頓飯嗎?
在此基礎上,再審視我們的事業、專業做得怎么樣,最起碼要為這個行業帶來價值,而不是干了幾十年,什么也沒有創造,從管理方面,從技術方面,從思維方面,或者從生活方法等各個角度看,這就是人的精神價值。
雖然我不是專業的人,但最起碼胖東來在產品方面的認知,在理念方面的認知,在制度方面的認知,一直都在推動著這個社會走向科學,走向理性,走向文明。就像前段時間胖東來關于客訴的8頁報告一樣,如果所有人都能這樣嚴謹,去尊重到每一個人。我們的制度就能讓不成熟的人變得更加善良和美好,讓那些作惡的人不去作惡,讓這個社會多一份信任。
一些企業家,整天鉆在錢眼兒和面子里跟別人競爭,去相互傷害,去內卷。其實本身應該去看看電影,喝個咖啡,聽聽音樂,蹦個迪,去浪漫浪漫,而不是讓自己整天像機器一樣日理萬機,還標榜自己的付出。
為了大家的幸福去犧牲自己,這不叫造福群眾,是讓更多人因你走向痛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